1经济修复,结构分化
2023年GDP实际同比增长5.2%,四个季度分别为4.5%、6.3%、4.9%和5.2%。两年复合增速看,全年同比4.1%,四个季度分别为4.6%、3.3%、4.4%和4.0%。经济一季度脉冲式反弹回落后,呈现温和修复寻底态势。
经济结构分化明显,新旧经济动能转换。服务消费拉动是2023年的亮点,第三产业和消费分别拉动GDP3.07和4.30个百分点。以新能源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增速较快。基建维持较高增速支撑经济,全年增长5.9%。出口受外需疲软拖累。房地产显著放缓,地方债务凸显。
房地产着陆和地方化债是两大关键问题。房地产作为第一大支柱行业,房地产投资下行,影响着居民和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修复,“信心”问题。2023年房地产和民间投资分别为-9.6%和-0.4%。地方政府债务率上升,意味着募集资金将大量用于偿还债务。
展望2024年,是经济温和修复的一年,有四点支撑:一是政策全面转向宽松,将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二是财政发力,基建将成为托底经济的重要抓手;三是房地产投资迎来新动能,“三大工程”建设接力,缓和房地产投资疲软局面;四是出口从低迷转向企稳,主因中美国库存周期见底。
我们近期倡导“全力拼经济”、“拉开新一轮经济提振计划的序幕”、“新基建”。只要我们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和第一要务,全力拼经济,出台力度足够大的大规模经济复苏措施,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活跃资本市场,促进房地产软着陆,坚定不移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经济有望步入复苏轨道。
22024年财政政策扩张是关键
稳增长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化解,都需要财政发力,2024的财政扩张力度将是决定经济走势的关键。
目前财政发力进展如何?
第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偏积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扩大投向,统筹化债和稳增长,加强创新金融工具配合,经济大省挑大梁。
第二,资金来源。总量上,中性条件下,2024年略高于3%的赤字率、约4万亿专项债、或可能有1万亿的特别国债,以及PSL、特殊再融资债的接续投放。2023年赤字率3%,地方政府专项债3.8万亿元,10月新增1万亿国债(赤字率提高到3.8%),PSL为3500亿,特殊再融资债1.39万亿。
节奏上,“渐进式”发力,“加强政策储备”。1)增发的1万亿国债率先发力,已下达8025亿资金,预计2024年一季度看到实物工作量。2)“提前批”专项债,1月17日,河南省发行约247亿地方政府债券,打响2024年地方债发行第一枪;目前多地披露一季度债券发行计划,预计总额超1.6万亿。
第三,2024年化债防风险仍为重心,重点化债省市减少新增地方债。从2024年一季度发行计划来看,甘肃、重庆、贵州、青海披露的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规模显著低于2023年同期,而贵州等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规模较去年同期增加。一季度贵州再融资债发行超900亿元,高于上年同期686.6亿元;新增一般债减少88.0亿元。
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一揽子化债”下,新一轮化债配合监管推进,遏制新增债务。特殊再融资债将持续推进化债。
2023年1-11月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17.9%,预计2024年土地市场延续缩量趋势。
第四,资金投向,基建、三大工程建设将是重要发力点。2024年专项债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域新增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旅游领域等投向。1)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逐渐落地,用于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高标准农田和气象等建设。2)专项债、PSL等用于三大工程建设。
312月经济金融数据特征:
1)房地产仍疲软,资金来源和投资回落。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为-12.7%和-17.1%,分别较11月下滑2.4和8.5个百分点。12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同比-15.8%,较11月下滑7.1个百分点。12月房地产投资同比-12.5%,较11月回落2个百分点;仅竣工保持正增长。12月北京、上海新政施行后两周一线城市成交量边际改善,如果政策持续加码,“小阳春”仍可期。
2)基建回升或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12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水电燃气)同比增长6.8%,较11月回升1.8个百分点。目前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推进“平急两用”设施建设,其中武汉首批推介项目共23个,总投资162.5亿元;杭州首批共87个项目,投资金额超400亿元;大连启动项目7个,总投资24.4亿元。
3)制造业投资回升,民间投资企稳,新基建、新能源政策推动相关行业增长超整体。12月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增长8.2%,较11月回升1.1个百分点;1-12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6.5%。政策导向强的行业汽车、电气机械和计算机生产和投资均较快。库存周期正在磨底,需求尚不稳固。
4)服务消费延续恢复,汽车消费保持增长,地产后周期消费仍有待加强。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4%,两年复合2.7%,较上月提升0.9个百分点。全年服务零售同比增长20%,较上月提升0.5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好于商品零售。2023年,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25-29岁、30-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4.9%、6.1%、3.9%。
5)出口转正,与低基数有关,汽车出口保持高增。对美出口下滑,对欧盟降幅收窄,对俄罗斯、巴西保持高增长。12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