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2024年中国经济会怎么走
时间:2024-01-09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2023年经济增长不如预期,市场不乐观情绪依然浓重。在新年到来之际,我国经济运行在未来一年里将如何演绎,备受市场关注。

国际宏观政策变化将改善外部环境

2023年,全球通货膨胀压力犹存,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紧缩加剧后走向尾声,欧洲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逆全球化政策对全球产业链产生很大负面影响。

2024年,世界经济将开启疫情以来周期运行的第二个阶段。随着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同步下行,2024年美联储货币政策有可能改弦更张,再度转向宽松调节,利率水平将随之下降,全球流动性将趋于宽松和活跃。

美国是消费占GDP比重很高的典型消费型国家,2020年后美国政府大规模转移支出给居民,带来了超额储蓄的急剧增长,持续推动了消费回升和经济恢复。随着2021年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逐步退出,美国储蓄存款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2020年4月峰值33.8%降为2023年6月的4.3%,已低于疫情前的水平。超额储蓄的消失大概率会削弱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鉴于强有力的紧缩政策正在持续抑制美国的投资和消费,2024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似乎为预测机构的共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1%,2024年会降至1.5%,与美联储和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基本一致;联合国报告预测,美国经济增速将从2023年的2.5%降至2024年的1.4%;德意志银行和摩根大通则认为美国经济2024年会陷入温和衰退或“硬着陆”。通胀和增长双双下行将使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宽松,剩下的只是时间。

2022~2023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持续大幅上升,美债利率迅速走高,美元汇率持续走强,全球资本大幅回流美国。在这种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承受了资本流出、人民币贬值、产业链打压和货币政策被掣肘等多重压力。

2024年,国际经济环境将发生转变,可能会出现一些有利于中国的市场和政策变化。美联储货币政策将由之前的以通胀为核心目标转向以经济增长和就业为核心目标,利率水平将趋于下降。经预测,2024年美联储有可能降息4次,共100个基点左右。本轮美联储加息之后,中美国债利率差距倒挂快速形成,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时差额达到300个基点左右。目前短期国债收益率依然倒挂但差距缩小至约100个基点,倒挂的中长期国债收益率缩小至约150个基点,趋势是进一步收窄,2024年其差距可能会达到零上下水平。

随着利率水平包括国债收益率的下降,资本有可能从美国市场流出,美元指数将走弱,并驱动美元贬值。2023年11月以来,上述趋势已经开启,美元指数和美元汇率出现一波下行。鉴于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复苏,经济增长水平在全球仍属良好,2024年国际资本流入将加快,人民币会在波动中升值,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扩展。2024年中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将有所改善。与2023年明显的不同之处是,这是2024年观察中国经济走势的一个必须重视的角度。

中国内需进一步回暖

2024年,国内宏观政策将继续以扩需求、稳增长为主要目标,协同发力实施扩张性举措。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明确扩张性的基调,“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呵护民营中小微企业、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等方面。重点是用好1万亿国债以及地方专项债额度,延续落实结构性降费优惠政策,缓释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加对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支出等。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2024年地方专项债额度预计将达到4万亿元以上,以保障地方财政合理的支出强度;预算赤字率可能为3%,但实际赤字率有望保持在3.5%~3.8%,必要时财政赤字规模会适度增加。鉴于中央财政状况良好,政府部门有能力适度加杠杆。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基础上适度加力,万亿国债的边际效应将有力地推动需求释放。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4年一季度发行的一万亿国债将主要在2024年发挥作用。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意味着2024年仍有进一步扩张的空间,这是2024年最为重要的积极因素之一。

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继续偏松操作,配合财政政策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为促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2024年货币当局仍可能适度出台的降准降息政策措施。预计全年降准两次左右,共0.5个百分点左右,以保持和增强货币政策偏松操作信号,改善房企流动性环境,加快恢复资本市场信心,提升商业银行扩大信贷投放的能力和积极性。

随着2024年二季度美联储可能转向降息,我国政策利率下调的空间也将进一步打开。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消费和投资、稳定银行息差,预计2024年MLF有下降10~20bp的空间,LPR也会相应下调,而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可能会略大于贷款利率下降幅度。

随着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和需求逐步释放,2024年CPI将温和上行,同比增长可能为1%左右。在需求回升和低基数下,猪价可能改变2022~2023年的走势,先抑后扬,跌幅较2023年明显收窄并可能逐步走正;消费需求继续温和释放将导致服务业价格存在上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