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从5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通常应在2025年1月5日前结束调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6个月。
公告称,商务部于2023年11月30日收到中国酒业协会(以下称“申请人”)代表国内白兰地产业正式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申请人请求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装入200升以下容器的蒸馏葡萄酒制得的烈性酒(以下称“相关白兰地”)进行反倾销调查。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对此表示,此次调查应国内相关产业申请发起,“商务部收到申请后,根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对申请书进行了审查,认为申请符合反倾销调查立案条件,决定发起调查。商务部将依法开展调查,充分保障各利害关系方权益。”
初步估算倾销幅度为15.88%
商务部公告显示,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和商务部的初步审查,申请人相关白兰地的合计产量在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均占同期中国同类产品总产量的主要部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十一条和第十三条有关国内产业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的规定。
公告显示,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
调查范围为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装入200升以下容器的蒸馏葡萄酒制得的烈性酒(通常称白兰地),即以葡萄、葡萄汁(浆)、葡萄皮渣、葡萄酒等为原料制得的烈性酒。
中国酒业协会在其递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白兰地产业反倾销调查申请书》(下称“申请书”)中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烈酒市场,其中,白兰地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而且,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国际化和多元化,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经销商对于新品类的追求,白兰地走向大众、提升市场渗透率的趋势日渐显著,这些因素将有利于促进白兰地在中国市场的消费增长。
申请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中国白兰地的需求量保持在较大规模,分别为72048吨、56829吨、69004吨和57166吨。在此期间,白兰地的需求量有所波动,但市场前景始终向好,2023年上半年需求量已经再次恢复增长,为27027吨,比2022年上半年增长7.30%。
申请书显示,需求增长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始终对欧盟厂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即便中国市场需求量2022年比2019年有所减少,欧盟厂商也仍在大量向中国出口白兰地产品。在需求增长的2021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欧盟白兰地的进口数量也总是呈大幅增长趋势,其中2021年(36813吨)比2020年(27601吨)大幅增长33.37%,2023年上半年(12416吨)也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5.06%。
而且,欧盟白兰地占中国市场份额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19年的43.01%上升至2022年的48.47%,2022年比2019年提高了5.46个百分点。2023年上半年,随着进口数量的反弹,所占中国市场份额为45.94%,比2022年上半年提高了3.10个百分点。长期以来,欧盟白兰地产品在不断挤占国内产业的市场份额,而且初步证据也显示欧盟白兰地对中国出口存在明显的倾销行为,初步估算的倾销幅度为15.88%。
哪些酒类生产商受冲击
申请书显示,初步证据表明,欧盟是全球最大的白兰地生产地区,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申请调查期内,欧盟白兰地的总产量呈大幅增长趋势,由2019年的354023吨增至2022年的420749吨,大幅增长了18.85%。同时,欧盟也是全球最大的白兰地出口地区,具有强大的出口能力,年出口量维持在20万吨左右的极高水平,占总产量的平均比例高达59%,欧盟白兰地产业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产业。
申请书认为,欧盟白兰地产业面临不利的市场环境,将导致其产量进一步过剩、库存进一步增长。一方面,欧盟消费者酒精消费能力在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其他消费市场需求总体在大幅减少,欧盟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其他市场的出口数量也在大幅减少,表明其他市场消化欧盟白兰地过剩产能、过剩产量的能力在大幅下降,无法吸收欧盟申请调查产品的新增产量,加大了欧盟白兰地对中国实质增长的巨大可能性。
申请书表示,事实上,如果对比欧盟白兰地对中国市场以及对其他第三国(地区)市场的出口情况,可以发现2023年上半年欧盟厂商相比以往更加依赖中国市场,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相比2022年上半年,欧盟对第三国(地区)的出口数量大幅减少了28.06%,而对中国出口数量则大幅增长了8.29%,第三国(地区)占欧盟总出口数量的比例已经由原来的87%下降至82.22%,而中国市场占欧盟总出口数量的比例则由原来的13%上升至17.78%。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欧盟白兰地2023年1-9月的进口数量仍在进一步大幅增长,为22768吨,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2.79%,增长幅度比2023年上半年大幅提高。逐季度的进口数量环比也在持续大幅增长,2023年2季度比1季度大幅增长69.61%,3季度比2季度大幅增长32.55%。进口价格也仍然处于下降趋势,2023年3季度比2022年4季度累计下降了11.64%。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该申请书看到,目前申请人提供的申请调查产品的生产商、出口商和进口商名单中,以生产商为例,包括人头马君度集团(Rémy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