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由新浪新闻主办,中国投资协会指导,中国绿化基金会、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德必共同支持承办的“新浪新闻·2023‘绿色中国’可持续影响力大会”在北京举办。现场,泽平宏观创始人、经济学家任泽平先生作为本次大会特别嘉宾,为大家带了一场名为《中国宏观经济展望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演讲。
以下是任泽平演讲实录,内容经编辑略有删减: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中国经济的一些粗浅看法,并供大家参考。在这里祝大家新的一年万事如意。谢谢!
我是2014年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海,提出了一些观念,比如2014年预测过5000点不是梦,这些年提出新基建、放开生育、新能源,提出过比如“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等一些粗浅的看法。
我想更重要的就是,站在现在的时点,诸位都非常关注,(我们)对明年或者对更长远的全球(经济)包括中国经济怎么看。
我想用大约二三十分钟的时间,试图跟大家讲清楚这样一个话题。
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阶段有哪些挑战和机遇?我先跟大家讲几组数据,感受一下现在经济发展的一些情况。
第一,大家知道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当然这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去年中国GDP大约为121万亿,按照美元的话,中国GDP大约是18万亿美元。我们是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小20%,美国大约是20%露头,我们约在18%到19%之间,中美加起来约占全球经济盘子的40%。这是什么概念呢?第三是日本,约5%,德国大约4%。这是第一组数据。
第二组数据,按照人均GDP,中国今年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但可以做一个预测。去年我们人均GDP大约是12000美元,什么概念呢?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发达国家的门槛值是12600美元,就是我们离发达国家的门槛已经非常接近。
第三组数据,按照城镇化率,去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5.22%,按照每年中国城镇化率大约增长一个百分点的背景算,当然后面都在放缓,今年中国城镇化率大约是66%。给大家讲讲我们今天站在一个怎样的历史时点,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速是5.2%,这是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这就是我们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的表现情况。那么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我想用讲过的一句话,叫增速换挡。
十几年前,也就是2009年我通过公考进国发中心,2016年我们团队研究过一个命题,就是当时世界银行提出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能不能跨越?
当时我们研究发现,几乎所有发展中经济体在追赶发达经济时,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出现增速的换挡。好一点的如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会有一个中速增长,比如4%-5%,可以再增长10-20年,这是非常成功的,但想重回高速增长如8%、10%以上,没有可能。后面我会解释原因。这是我们十几年前做的判断。
当然也有做得不好的,如拉美、东南亚,经过一段高速增长以后,就掉下去了,直接进入一个低速增长期,而且经济绩效表现并不好,这就是我们说的“中等收入陷阱”。
为什么出现这种增长速度的转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问题。今年中国总和生育率可能会跌破1,去年是1.05,不到1.1,而联合国代际平衡大约是2.1。中国的人口红利是1962到1976年这一波婴儿潮,这一波人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它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中国经济过去为什么高增长?因为1962年到1976年出生这一波人正好二三十岁,人多、人年轻、人便宜,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制造的中心。
1962年到1976年的一对夫妇,大家知道会生多少个孩子吗?这期间我们的生育率是多少?我原来看到这个数据也很惊讶。六七十年代,有个词叫“七大姑八大姨”,就是因为那时候我们的总和生育率在6以上,但现在降到了1。所以说人口红利的渐行渐远,就是增速换挡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就是房地产大开发时代的落幕。什么年龄的人会买房子?20岁到50岁的人,这是买房主力人群。为什么中国房地产会在过去迎来黄金20年?就是因为1962年到1976年这一波人要结婚生子买房子。如今,中国房地产大发展时代结束了,就是因为这一波人已经不再买房了。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当时我们的技术,我们可以模仿、学习别人,但现在中国已经有了许多技术创新,并有了一些领域在前沿,这也为经济发展带来增速换挡。
讲到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下我们从学术研究得出的一个关于中国未来经济的结论,供大家参考。人们常说高速增长回不去了,我也不认为中国会低速增长,因为中国经济的潜力、韧性、活力还是非常大的,只要我们全力拼经济,中国经济的前景一定是光明的。但是未来中国经济的前景是什么呢?
未来三年、五年、十年,大家可以想象这么一个场景。如果中国经济这一年发展得比较好、比较高,在5-6%左右,那这个经济就很不错了。如果经济发展不好,比如可能只到3-4%,那就大约在4%-5%的区间进行波动。未来我们是这么一个增长的状态。如果能够以十年、二十年的速度实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