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试金石--读
时间:2024-01-03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中国制造到底有多强?又有哪些短板?中国适合发展什么样的高新技术门类?在发展国产替代的浪潮当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大国锁钥:国产替代浪潮》正是试图回答这些问题的一本书。

本书第一作者曾航是前知名财经记者,著有畅销书《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和《移动的帝国》,长期关注研究中国制造和国产替代。另外两名作者周廉卜与涂逸君,亦有丰富的行业研究经验。

所谓国产替代,指的是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对国外企业生产的具有一定科技含量产品的替代。通常意义上,国产替代指的是工业品领域,并且面向企业。在本书中,作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商业故事,分别聚焦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制造行业的发展历程,寻找国产替代的规律。

“市场换技术”模式可行吗?

关于中国制造的故事,作者先从几个国产替代的案例说起。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汽车工业以卡车为主,在轿车方面只有红旗和上海两个型号进行了小批量生产。改革开放后,产能与需求的落差使中国开始大规模合资引进轿车生产线,也就是“市场换技术”模式。

中国本土的汽车公司,如一汽、二汽、上汽、广汽,大规模与大众、福特、通用、日产、丰田等全球知名车企成立合资公司,组建股份比例通常为50:50。中国的合资工厂生产着挂有国外汽车品牌的汽车,以及国外汽车厂商的成熟车型。但长期下来,中国本土的汽车公司大都没有真正参与到汽车开发设计的核心环节,在技术、核心零部件等方面处处受制于外资合作伙伴。

对外资厂商来说,他们没有真正的动力帮助中方合作伙伴建立起强大的研发能力,因为这无异于养虎为患。而对国企车厂来说,他们在关税保护之下,仅仅通过引进国外成熟车型和合资国产化,就能获取非常高昂的利润,因此其自主研发的动力也不足。

经过长达几十年的合资模式,中国的燃油汽车工业在国际市场上仍旧缺乏竞争力。一段时间内,在汽车出口总金额方面,中国与德国、日本等汽车强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另外一个中外合作案例是上海飞机制造厂和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组装麦道-82型大型客机。

在开始麦道-82型组装项目之前,上海飞机制造厂已经拥有了第一款自主研发的运-10大型客机。当时主管部门主张从国外引进成熟产品和技术。此后,中国开始了和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组装麦道-82型飞机的项目。

在合同履行期间的1985年到1994年,上海航空工业公司根据麦道公司授权,共计生产了35架麦道-82型、麦道-83型系列飞机,其中有5架返销美国。

1997年8月,麦道公司被波音公司收购,中国与麦道公司的合作随即宣告终止。通过这次合作,中国虽然深入了解了世界领先的机型,学习到了生产管理经验,但是在大飞机的设计方面,并没有获得有效的经验积累,收获更多是在生产制造、组装、零部件配套等环节,飞机设计的知识产权还是归属美方,一旦外方合作伙伴通知终止合作,中方马上没有了可供生产的自主设计的大飞机产品。而此时距离运-10项目下马已经近10年,中国原有的自主设计平台、人才已经凋零。这一项目也给国人留下了长久的反思。

引进与创新之变

要想不受制于人,还要看技术引进之后怎么做。

作者认为,通过引进技术进而自主创新的国产替代案例有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的高铁。通过和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的高铁厂商谈判,采取合资、技术转让等方式,原中国南车和原中国北车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掌握了高铁列车生产的核心技术,迅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且在自主研发新一代高速列车、核心零部件生产、自主品牌建设上均取得重大突破。

从2009年到2019年的10年之中,中国高速铁路的运营里程从零开始,增加到了2.5万公里。10年间,中国从一个没有高速铁路的国家,迅速创造了“高铁奇迹”,中国高铁的运营里程超过了全球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的总和。

中外高铁谈判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原铁道部在大规模技术引进之前就实施了“战略买家”策略。原铁道部规定,全中国数十家铁路车辆生产厂商中,只允许外商和6家核心企业进行合作。另外,原铁道部还公布了“高铁大单”的“投标资质”:必须和中国企业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仅用这一招就堵死了那些还想把技术藏着掖着的外国厂商。

这一番操作下来,国内市场上的本土玩家大幅度精简,杜绝了“内卷”的可能性。而外国厂商却为了获得和这6家企业合作的机会“卷”了起来。简而言之,外国厂商想进入中国市场,就必须留下技术。

在全球化时代,搞闭门造车没有出路。引进高水准的国外技术,加强国际技术交流,是发展国产替代的重要方式。同样的故事几乎可以在中国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寻到踪迹:振华重工的港机设备目前在全球市场份额常年稳定在70%以上;国产盾构机占到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还顺便拉低了国外同类产品价格40%以上;中国大型挖泥船被列入禁止出口的名单;中国中车如今已经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品种最全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产品向中国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