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数字中国30年:智能时代元年到来|节选
时间:2023-12-21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身处这个正被AI深刻改变的时代,中国企业AI数字化变革如何破局?作为数字中国的观察者和记录者,第一财经2023年发起“数字中国行”调研项目,调研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生态对各行各业带来的产业运营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数字化带来的投资价值提升,并将采访、观察、调研结果一并记录成册,形成《2023数字中国年度报告》,于2023年12月13日正式对外发布。

以下为报告第一章《数字中国30年》节选:

数字中国3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探索数字化发展的30年。

自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首提“数字中国”概念以来,建设数字中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已成为共识。

但这次,我们试图将目光投射到更远的过去,从我国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始。观察这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探索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脉络,勾勒这一过程中每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脉络大体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观察。

宏观上,经济的不断增长带来了庞大的空间,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指数级倍增,为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中观上,数字技术为产业链、价值链带来全新动能,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模式新业态,围绕需求侧与消费侧的创新,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商业及应用基础。

微观上,以数字化为高质量发展契机的中国企业,在寻找新引擎与新动能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试错与实践,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突围样本。

第一财经以时间维度将过去30年划分为5个阶段:

1994-1998:蓄势待旦

1999-2008:万物破土

2009-2014:水大鱼大

2015-2022:深化转型

2023-未来:智能时代

它们一脉相承又不断迭代,创造了数字中国的老故事和新图景。

1994-1998:蓄势待旦

中国是全球第77个成功接入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国家——1994年4月20日,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通过美国无线运营商Sprint公司接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尽管我国互联网时代起步并不算早,但这也足以让全国人民翘首与憧憬。

彼时互联网的作用仅是单纯的信息交换,但信息通信技术(ICT)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已初见端倪。当时数字经济被视为ICT发展的产物,是以该技术为基础而延展的商业模式的统称。若未来的数字中国是构建于云、网、算、存、端等底座之上的,那么基于ICT的互联互通则是信息化的开端,也是数字中国迈出的第一步。

在1994-1998年的这五年间,我国不断地围绕基于ICT的基础设施与能力,从制度、技术、产品、连接等各方面,驱动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进一步信息化、数字化。

我国互联网相关的多个“第一”也在这段时间内诞生:1994年5月,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被设立,中国第一套网页被推出;1995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进入Internet,成为中国第一份中文电子杂志;1995年5月,张树新创建瀛海威信息通信有限公司的前身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接入商;1996年9月,全国第一个城域网上海热线正式开通试运行,标志着上海公共信息网正式建成;1997年1月,人民网进入Internet,成为中国第一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

国家信息产业部于1998年3月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组建,主管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后被整合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这标志着我国信息及数字产业发展迈入全新的阶段。

1999-2008:万物破土

产业发展壮大的萌芽,往往发轫于社会力量,数字经济尤是。

中国企业的创新与探索在1999-2008年的这个阶段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基于我国强大的市场优势,中国企业从需求侧入手,抓住人口消费红利,创造了多个领先的商业模式。

这10年间,中国企业的创新发展较为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

在1999-2002年,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门户网站主导了我国数字经济的探索与破土,标志性事件是上述三家门户网站于2000年先后在纳斯达克上市——他们更早地借鉴学习国外经验,并通过中国实践推进了我国经济与社会数字化的步伐。

此时的数字经济被认为是数字技术(包括ICT)带来的经济现象,包括以电子商务、网络游戏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和以门户网站、搜索引擎为代表的知识经济。

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多互联网企业均诞生于这个阶段,为数字化的商业力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军。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分别创办于2000年、1999年、1998年;B2C电商网站“8848”、网上书店“当当网”、C2C电商网站“易趣网”、网络游戏公司“盛大网络”等亦于这期间成立。

在2003-2008年,以BAT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企业主导了这一阶段数字经济的发展与壮大。标志性事件是BAT市值于2007年先后超过100亿美元,成为全球互联网产业的重要力量——如果说WEB1.0我国企业还在思考与探索阶段,那么WEB2.0的到来创造了新的需求、打开了新的市场,我国数字经济及下游应用实现了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