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展望-复苏路上]零售旅游复苏缓慢,港人北上消费雪上加霜
时间:2023-12-18 00:00:00来自:经济通字号:T  T

《经济通通讯社记者18日报道》经历三年疫情,香港于今年2月全面通关,作为「购物天堂」,零售一向是本港经济的支柱。然而,旅客量未完全恢复,加上出现消费力外流的情况,零售管理协会早前预测,如果本地消费市场无明显反弹,旅客回复仍然缓慢,本地市场大机会按年录得单位数跌幅,最坏情况会录得低双位数跌幅,主要由于去年上半年处于未通关和通关初期,大部分港人仍留港消费,形成了高基数。

全面通关后,为了推动旅客来港,政府以「你好,香港!」为主题,推出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包括赞助国泰免费派发五十万张机票,以及举办国际七人榄球赛、巴塞尔艺术展等活动。根据政府统计数字,访港旅客总人次由今年第一季的约441.48万,逐步回升至第三季约1043.81万,但相比起2018年第三季的1607.57万,旅客量仅回复约65%。

*零售销售回复至疫情前85%*

消费方面,今年10月的零售总销货价值为338亿元,按年升5.6%,而2018年同期为397亿元,反映零售总销货价值恢复至疫情前约85%。同时,不少旅客的旅游及消费模式均有转变。据旅发局调查显示,内地旅客以购物作为主要来港目的比例,较疫情前下降,不少年轻旅客来港旅游目的更多为参与文化、艺术和展览活动,或者观赏大型演唱会等。

另外,本地亦出现消费力外流情况。7月暑假,经机场出境的港人高达96.6万人次,日均超过3万人飞出香港。此外,由于港汇强势,加上内地多个商场推出港人优惠,包括餐饮、美容理发等,吸引不少港人于周末北上消费为应对转变,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夜缤纷」活动搞活夜市,在多个场地设立市集等,又在国庆日推出半价戏票、免费乘车、免费开放博物馆等优惠,提升旅客体验,同时留住港人在本地消费。

*尖沙嘴商铺空置率降6个百分点*

虽然本港消费仍未完全复苏,但商铺租赁市场已有回暖趋势。根据戴德梁行的资料,今年第四季整体一线街铺空置率按季持续改善。在核心区域当中,铜锣湾和尖沙嘴的空置率有较明显增长,分别较去年全年减少5.3及6个百分点,中环及旺角则下降2.8及1.8个百分点。

*本地零售受内地经济及人民币汇率影响*

星展银行(香港)经济研究部经济师谢家曦接受《经济通通讯社》访问时指,预期本港今年全年的零售总额增长为17.5%,但留意到最近有下降趋势,增速自暑期起已开始放缓。他表示,本地零售市场主要受汇率及内地经济影响,今年内人民币疲弱,兑港元及美元汇率曾下跌10%以上,以致内地旅客减少来港消费,同时港人北上消费增加。

另外,内地的零售市道及就业市场也不是很理想,内地人不在本地消费,自然亦不会来港消费。但他预期明年港元及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会跟随美息回落,可将部分购买力留在香港,内地旅客来港消费的能力亦会提高。再者,谢家曦指香港出现人才流失问题,经历移民潮后,本港就业人口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亦抑制了本地消费。他预期明年离港的人数会减少,有助减慢零售增长放缓的速度,因此他对明年零售销售增长仍有信心。

*明年下半年美息回落,港人北上消费趋势或逆转*

至于北上消费的趋势,谢家曦表示,物价亦是影响因素之一,香港仍有约2%的通胀,但内地的整体通胀率为0.6%至0.8%,令港人在内地的消费力增加。不过,最近人民币稍为回稳,他指北上消费已开始放缓,预期现象会于明年首两季持续,但下半年随著美息下降,情况或开始逆转。

至于政府力推消费,他认为「夜经济」等措施未必可完全催谷购买力,但「有好过无」,越早开始推动刺激消费措施,可为消费复苏做准备,社会需要耐性才能见到成效。另外,虽然过往内地旅客占整体旅客7至8成,但在内地经济疲弱下,他建议港府吸引更多经济环境较好的国家,例如美国、日本的游客来港。他又认为政府对业界的补贴要多花点心思,例如推动夜经济时,政府要想办法支持业界延长营业时间。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