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定调!最新解读
时间:2023-12-12 00:00:00来自: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字号:T  T

近期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究竟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出哪些积极信号?对市场有哪些影响?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多位投资人士,对会议要点、资本市场影响和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做了全面扎实的研究分析。

这些公募基金投资人士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指引次年经济工作重点的关键会议,可看作是对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的定调和战略工作的安排。会议强调以进促稳,相比往年的提法更加突出“进”字,同时也强调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预计2024年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将加力提效,后续政策有望密集出台,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保障经济复苏巩固增强。

此外,不少投资人士认为,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有一定提振作用,后续可关注稳增长板块以及产业趋势发展迅速的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板块。

定调2024

“本次政治局会议是在中央经济会议之前召开的,可以看作是对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的定调和战略工作的安排。”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谈及本次会议时表示,一般来讲投资者最关心中央经济工作的基调是扩张还是紧缩,三驾马车的重点是消费还是投资抑或外贸,产业的重点新产业还是传统产业,政策主力是货币还是财政,以及政府对风险的基础判断和化债的举措如何。

魏凤春表示,从会议通告看,有序扩张是总基调,消费拉动需求,稳住贸易基本盘是基本战略,先立后破是产业主基调,安全自主可控的科技产业一直是高质量发展的纲。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配合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是2024年政策的主要内容,化债一如既往地积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是工作底线。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投资经理刘思甸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指引次年经济工作重点的关键会议。从历年情况看,在此之前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其方向、口径与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类似,这个会议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我关注的领域主要是2024年工作指导思想以及各方面的具体工作要求。”

国泰基金表示,12月政治局会议对经济政策的定调偏向积极,预计经济工作会议的具体措施将继续加力,重点领域风险化解进程亦将加快。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会议强调以进促稳,相比往年的提法更加突出“进”字,同时也强调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强调先立后破,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预计2024年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将加力提效,后续政策有望密集出台,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保障经济复苏巩固增强。基本面看,国内经济依然处于低修率的修复状态。PMI、出口等数据底部企稳,但修复力度尚且偏弱,等待政策持续加码后的温和回升。

2024年国内增长温和修复

谈及当前经济形势,不少研究人士认为,目前国内经济在继续修复,大概率2024年国内增长温和修复是基本特征。

“从最新的数据看,宏观经济形势核心变化在于海外增长显示降温迹象,抬升明年降息预期,国内经济增长的外部扰动弱化,国内经济则在继续修复。展望2024年,海外经济磨底,新兴与发达国家增长差重新拉大,国内增长温和修复是基本特征。”魏凤春表示。

他还从消费、出口、投资三个角度来分析:2024年消费预期仍保持一定韧性,消费增速预计在6%左右。虽然收入预期增速下滑,但不确定性是在减弱的,预期为6.5%。地产下行对消费有两面性,一方面,房产财富效应下滑,“消费降级”“追求性价比”;另一方面,居民杠杆降低,地产挤出效应减弱,一定程度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结构上,服务消费以及一般商品消费可能占优。

出口方面,由于海外经济增长在明年仍将缓慢下行,外需仍将面临压力,考虑到出口基数逐步走低,份额面向新兴市场国家增多,欧洲持平,考虑中美关系阶段性缓和,份额下滑有望趋缓,预计出口增速在2%左右。

投资方面,在结构转型的大环境下,破立结合,我们认为,制造业投资对冲地产投资下行,基建发力但有制约。

同样,刘思甸也认为,会议准确把握了今年经济的态势,经济在疫情之后有所曲折,但方向是上升的,是向好。这个态势预计也会延续到2024年。

“2023年稳增长政策在短期稳增长方面保持定力,重点聚焦于偏中长期的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防范化解风险。2024年稳增长诉求明显高于2023年,对2024年的稳增长政策持乐观期待态度,财政政策继续发力,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环境,同时相信在系列产业政策的配合下,2024年经济形式将继续稳中向好,平稳运行。”德邦基金相关人士也表示。

鹏扬基金人士表示,经济增长形势短期来看,房地产和建筑业的景气度主要还是靠保交楼在支撑。9月份以来,二手房成交量上行,但挂牌价持续回落。需求方面,实际利率偏高抑制了需求增长,商品项目触底,向上缺少支撑,服务项在出行旺季过去之后边际走弱。11月CPI同比和环比均下降0.5%,猪肉和耐用品价格上行的压力均可控,未见通胀压力;PPI同比同比下降3%,环比下降0.3%,外需虽然企稳但也没有带来PPI的趋势性上行压力,再通胀修复企业盈利的进程被延后。

明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延续今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