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车轮、赛事、演唱会……烟火气点燃成都消费热力
时间:2023-11-30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拿出真金白银激活汽车消费,凤凰山体育公园“双馆同开”诞生金牌球市和商演之城,“双节”迎客超2000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全面超越2019年水平……前三季度,成都经济运行数据汇成了一条“逐季回升、稳步向好”的曲线图,其中消费更是跑出回暖向上的趋势。

消费是观察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窗口。今年以来,假日经济不断升温,餐饮消费加速回暖,休闲旅游稳步复苏,火热的市场让人们感受到消费恢复的强劲动能。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汽车销售和餐饮收入分别增长15.7%、25.3%,“双节”期间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12.2%、6.8%。哪些消费数据蕴藏潜力?哪些消费场景火爆全城?这条回暖曲线上亮点频频。

“舌尖经济”暴涨汽车消费挖潜

今年以来成都的消费有多热?前三季度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其中,汽车销售和餐饮收入分别增长15.7%、25.3%,这也意味着成都的“车轮经济”和“舌尖经济”表现出色。

作为消费的“四大金刚”,汽车、家电、家居、餐饮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也是今年提振消费的重点对象。成都将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作为“重头戏”,积极推动市场需求回暖,拿出真金白银。

5月20日-7月20日,2023年“蜀里安逸·车游四方”成都汽车消费奖励活动开启,资金规模1亿元。8月,成都又出台汽车置换奖补政策,对将传统能源汽车更换为新能源汽车的,最高奖励8000元/辆。而在今年“成都国际车展”期间,汽车订单量达35028台、成交金额60.87亿元。

以消费券撬动汽车消费的增长,对于促进整体消费有着重中之重的作用。汽车等大宗消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特点,对于稳就业和稳增长也至关重要。成都及时在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上出台支持政策,为“稳定大宗消费”拿出了真金白银,稳住了市场预期,推动了居民“敢消费”。

在餐饮消费上,今年成都持续提升成都国际美食节等本土消费活动能级,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成都首创品牌。例如,位于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的蜀宴赋一经开业就成网红,这一将美食、东方文化、表演、古代宴饮仪式融合的餐饮品牌凭借其独特的文化消费体验“俘获”了大量年轻消费者,成为“出圈”的餐饮代表。

聚焦新需求,打造消费新场景,作为国际美食之都的成都“常吃常新”,以烟火气点燃经济热力。

此外,今年成都还迎来了两位“大佬”。苹果CEO库克和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主席、首席执行官伯纳德·阿尔诺分别现身成都,向外界传达了对于成都消费市场的重视。世邦魏理仕(CBRE)成都研究部负责人林晴岚表示,“首店经济”正在成为成都奢侈品消费市场发展亮点,成都SKP、成都IFS、成都太古里三个项目毋庸置疑是成都的商业地标,不论是品牌数量,还是品牌能级都引领全市乃至中西部地区。

演唱会“一票难求”金牌球市火爆中超

要么听一场演唱会,要么看一场球赛,今年的成都消费市场连出两大爆款。

数据统计,截至10月底,四川共计审批引进营业性演出2万余场次,其中大型演出活动超过1500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9倍,观演人次超200余万,演出场次、观众和票房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这其中,成都作为“商演之城”更是演唱会经济中分得大蛋糕,截至10月中旬,成都市公布的演出票房收入已超过35亿。

从9月起,薛之谦、许巍、郁可唯、蔡依林、张韶涵等一众歌手纷纷开启了在成都的演唱会之旅。10月,张学友和五月天同日开唱,抢占最佳档期。11月,梁静茹、张艺兴等歌手的演唱会也将接踵而至。演出虽多,依然不能满足火爆的市场需求,许多热门场次一开票就“售罄”“秒没”,“陪伴式抢票”“分母式抢票”成为歌迷们遗憾的自嘲。

除了演唱会,各类音乐节、音乐会、话剧、舞剧的活动场次和观演人次也大量增长,吸引着观众源源不断地走进剧场。

11月4日,2023赛季中超联赛落下帷幕。“成都有最好的球迷”“成都蓉城队有最好的主场凤凰山”是人们盘点中超时不忘提到的亮点。据初步统计,2023年中超联赛,成都蓉城队主场比赛15场,总到场人数为524902人,场均34993人。每场比赛,凤凰山专业足球场的3万多张球票开售后,都是分分钟被一抢而空。

今年,去凤凰山专业足球场看球,已经成为成都人最时尚的生活方式,赛后的“万人大合唱”更是金牌球市的独特浪漫。

大型体育赛事的意义,在赛场之外。受到成都大运会、世界科幻大会的热度辐射,“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面向世界做了一次最好的推广,成都在文旅消费的热度迎来新高。

来自成都市文广旅局的数据显示,中秋国庆期间,成都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全面超越2019年水平,全市共接待游客258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9%、170.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分别增长12.2%、6.8%。全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127.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0.1%、198.8%;按可比口径,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较2019年增长13.4%。

进入四季度,成都继续通过供需双向发力推动消费升级,激发文体旅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