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贸服务业集群营收超1900亿元,海口江东新区产业集聚初见成效
时间:2023-11-23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基于企业、产业的集聚,江东新区现代商贸服务行业集群营收已超过1900亿元。”11月22日,在“‘独步江东创引未来’——自贸港大宗贸易及离岸贸易发展机遇”研讨会上,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党委副书记王丹靖表示。

海口江东新区以“4+X”为主导产业方向,即临空经济、新金融、消费精品、数字智慧及出口型外向型产业,致力于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23年7月,其正式获批海南省现代商贸千亿级产业集群,这是海南省级产业集群已获批的最高等级,代表着江东新区现代商贸产业已初步聚能成势。

人才产业双聚集

为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和产业竞争力,2022年4月,海南省政府印发了《海南省高质量打造重点产业集群的实施方案》,聚焦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依托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在全省打造若干产业集群。

截止目前,海南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基本成型成势。这其中,海口江东新区现代商贸服务行业集群营收已超过1900亿元。

江东新区位于海口市东海岸,东起东寨港,西至南渡江,北临东海岸线,南至绕城高速二期和212省道,距海口市中心约7公里,是“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的地域核心。

自2020年6月园区挂牌至今,江东新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75711家,累计创造营收8128亿元,税收145亿元,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82亿元、跨境服务贸易额78亿元、离岸贸易额55亿美元,实现外资纳统35亿美元,实现23项自贸港“首单”业务,各项指标在海南均名列前茅。

值得关注的是,海口江东滨海CBD区域拿地建设企业已达24家,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山东能源等国企,也包括恒力、京东等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在此购置土地,主要建设区域总部及人才公寓,形成产业、人才在江东新区的双聚集。

为了吸引企业安家落户,促进产业发展,海口江东新区致力于营商环境的打造。目前,海南省市级460余项政务审批权限已下放江东新区,银行开户、工商、税务、人才落户等均可在江东新区“一站式”办理,让政务更高效、审批更便捷。

为了能够吸引更多人才,让他们安心在此生活工作。在居住配套方面,江东新区不仅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约86万平方米的高端国际社区,也配备将近8000套安居房;在医疗配套方面,规划5所综合医院,住院床位总数5000张以上,全面打造15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在教育配套方面,正在引入并建设5所以上国际学校、4所普通高中、21个九年一贯制学校。

业内期待发力离岸贸易

海口江东新区千亿级现代商贸集群如何迈上新台阶?在此次研讨会上,来自业内的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提出了建议,其中,离岸贸易等成为其中可以着力发展的方向。

商务部研究院副主任聂平香认为,大力发展离岸贸易,有利于丰富江东新区贸易新业态,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及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江东新区主导产业定位及开放自由的发展环境都具备离岸贸易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潜力空间。为推动江东新区离岸贸易高质量发展,应从放宽准入条件、加大人才和市场主体引进、创新金融、完善监管等方面发力。

离岸贸易发展中,订单流、货物流、资金流“三流分离”是当下发展趋势。为促进离岸贸易发展,需要配套的金融设施,来提升资金流通效率。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王胜建议,鼓励和支持外资金融机构进入金融市场,利用EF账户体系进一步推动跨境资金自由流动。聚焦海南优势商品及东盟大宗商品,鼓励金融机构与生产商、贸易商合作,推动建立期限联动、内外连接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建议,海南自贸港可以积极探索将香港已经建立且运作良好的贸易、投资、金融制度,以及直接以“多总部、企业通、园区通、服务通”方式嵌入海南,力求通过数字经济下的制度创新推动自贸港离岸经济平台建设提速、提质、降风险。

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李世杰则认为,数字贸易涵盖贸易方式数字化和贸易对象数字化两大类型,贸易方式数字化是指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开展的线上宣传、交易、结算等促成的实物商品贸易(线上销售、线上结算等),江东新区要用好用足自贸港政策,积极推进新型离岸贸易发展,例如推动江东新区跨境电商实现“线下自提”的政策突破,探索“跨境电商+旅游”“跨境电商+医疗”等新业态。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