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20日专讯》人才服务办公室总监刘镇汉接受《星岛日报》专访时表示,实体「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成立后,港府可采取更主动的角色「抢人才」,并设有负责内地、海外、分析数据的专队。
刘镇汉指出,人才服务办公室设有针对内地市场的「内地专队」,以及负责海外发展工作的专队,与海外经贸办合作,到不同大学、科学城等,主动与人才沟通,讲好香港故事,介绍香港的人才政策,希望他们考虑来港。
*人才住屋属次要考虑*
对于香港住屋成本昂贵,刘镇汉认为,人才最关注是工作机会、待遇等,有家庭人士亦关心子女就学问题,反而住屋问题属次要。他指,人才计划来港前,已考虑过本港生活成本,因香港是国际城市,他们都应有预算,即使「住得细」都打算来港,是因为觉得这里有机会,他又相信住屋只是其中一个考量,称专才来港赚多些钱「补返」。
办公室设于湾仔税务大楼12楼,编制约38人。刘镇汉指,政府去年已开始筹备并启用香港人才服务窗口网站,但网站存在局限,港府只能处于被动角色,现在人才服务办公室成立后,可以采取更主动的角色,港府可主动到世界不同地方,包括内地城市,作出面对面、人性化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香港的好处,和感觉受到港府对他们的关心,吸引不同人才来港长远发展。
*「衣食住行」多方面助人才融入香港*
办公室另一方面会协助处理人才在申请期间、抵港后遇到的困难,并提供建议,甚至可透过合作夥伴提供资讯,从「衣食住行」多方面帮助他们融入香港,如撰写履历表、寻找住屋、工作、进修等。刘镇汉说,希望尽量做到细心,是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地方,例如网站语言、文字语气、设计等,让世界各地的人才感受到香港欢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