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14日专讯》国家金融智库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日前发表报告称,今年第三季,中央财政收支顺差4.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仅低于2020年,而地方财政收支逆差大幅扩大至8万亿元,较第二季末增长近3万亿元,显示地方政府财政空间缩减较快,地方财政压力较重。
报告指出,自然口径下,今年第三季各地方政府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均保持大幅正增长,且高于支出增速,主要受去年4月至6月的大规模留抵退税低基数因素影响。不过,剔除留抵退税之后,仅三分一省市的财政收入实现正增长,多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均为负增长。华南地区财政支出累计同比负增长,除广东、广西、云南外,其馀省市财政支出均实现正增长,相较于第二季,第三季中16个省市的财政支出增速提升。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除排名前三的西藏、吉林和四川以外,其馀省市的财政收入增速均低于支出增速。
从财政赤字看,17个省市财政收支逆差达到历史同期最高值,其馀地方政府除河南、云南外,均为仅次于2022年同期规模。这意味著,对于绝大多数的地方政府,受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财政收入可提升空间较小,而财政支出呈刚性增长趋势,一般公共财政可利用空间会不断缩小。
*第三季地方债发行增速达146.8%,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占比49.3%*
报告并指出,第三季政府债务「稳经济」和「防风险」并举。第三季国债发行规模2.96万亿元,为本年度季度发行规模最高,同比增长1.3%。第三季地方政府债券总发行2.7万亿元,同比增速增至146.8%,其中专项债发行2万亿元,占比达73.6%,前9个月发行进度为86.7%,第三季发行速度加快弥补了第二季专项债发行滞后的进度。地方政府债券中再融资债券发行维持较大占比,化解存量债务风险。第三季度再融资债券发行1.3万亿元,为历史发行规模最大,占第三季地方政府债券总发行的49.3%。
报告认为,第四季财政空间会明显改善。随著第三季度经济底部基本确立,消费、需求边际改善,第四季税收收入回升的概率较高,第四季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提升的概率较大。而第四季增发灾后重建特别国债1万亿元,可减少化债对地方财政资金流动性的影响,改善央地之间的债务不平衡结构,直接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弥补财政对基建投资的支撑力度下滑。此外,第四季特殊再融资债券持续发行置换存量债务,预计总体发行规模约1.5万亿元,金融系统支持地方债化解也同步进行,隐性债务显性化和债务置换将本息成为短期化债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