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报告: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金融风险整体收敛
时间:2023-11-10 00:00:00来自:经济通字号:T  T

《经济通通讯社驻京记者10日北京专电》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9日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就2022年区域经济金融运行列出八项特点:一是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增强,空间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二是内需规模扩大,外需稳定增长;三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四是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五是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六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七是金融风险整体收敛,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稳健;八是金融对外开放稳步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取得新进展。

在「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的部分中,报告指于2022年,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上年多增6689亿元(人民币.下同),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馀额同比增长10.4%,有力支持宏观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馀额同比增长13%,涉农贷款馀额同比增长14%,绿色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馀额同比增长超过30%,普惠小微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和「专精特新」企业贷款馀额同比增长超过20%。

在处理金融风险方面,报告指当局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处置风险,重点集团、大型企业风险处置稳妥推进,支持风险较大地区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取得积极进展。中部、西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上年末分别下降0.21个、0.13个百分点。

*融资成本持续下降,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通启动建设*

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成果。报告显示,2022年12月,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分别下降0.56个、0.61个、0.54个和0.76个百分点。

金融对外开放稳步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取得新进展。报告显示,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互换通)启动建设,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扩大,多地开展第二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各地区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取得新进展,跨境人民币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升。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