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31日,第六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我国金融领域最高规格的会议,在金融稳定和监管、机构改革等领域的政策部署对我国中长期金融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认为,本次会议有八大看点和八个新提法,值得关注。
看点1: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会议强调,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会议首次提出,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
根据今年3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一是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研究审议金融领域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二是组建中央金融工委。统一领导金融系统党的工作,指导金融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
本次会议也是中央金融委、中央金融工委组建后,首次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凸显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看点2: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会议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本次会议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这一概念,其内涵包括:一是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二是要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
三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四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与之相适应,未来一个时期,中国金融未来也应当坚定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始终坚持金融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国家战略服务,以高质量发展作为金融业改革发展的主题,加强国家金融治理建设,加快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全面推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能力建设,持续深入地推进国家金融治理现代化。
看点3: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本次会议为今后的全国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必然需求。
就“如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这一问题,本次会议重点部署了三个方面。首先,“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明确了今后几年我国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各项政策措施不会大起大落,不会搞大水漫灌,将继续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通过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精准施策以应对国内外多重冲击与经济波动。
其次,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这意味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未来仍将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
再次,金融要支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尤其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领域,对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中西部基建、新能源产业链、农业现代化等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此外,金融业自身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五个领域。
看点4: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
会议强调,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这与此前中央多次提及的提高直接融资占比的要求一致。
在打造现代金融机构方面,会议首次提出要“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未来可能会出台更多政策支持投行机构和投行业务发展,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融资渠道。会议强调要“完善机构定位”,“健全法人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各类政策性银行强化其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在打造现代市场体系方面,会议再度提出“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目前注册制改革已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未来将积极支持和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进一步提高股票发行的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