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融圈"引方向 改革创新促发展 四川广安加快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
时间:2023-10-24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近日,以“共富思源、奔跑广安”为主题的红色马拉松赛事在四川广安鸣枪开跑。在1.5万名参赛选手中,约15%来自重庆,仅次于四川。川渝一家亲、携手奔前程的生动画面,在这个四川距重庆主城最近的城市活力上演。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敢为人先的广安人积极抢抓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以“同城融圈”为引领,加快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广安正从昔日的“川东一隅”,一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川渝焦点”。

以“畅”促“合”

交通大会战支撑产业大协同

入秋以来,位于川东丘陵地区的广安时常阴雨不断,在广渝交界的深丘一带更是雨雾缭绕,能见度受到不小影响。但连接川渝高竹新区到重庆中心城区的南北大道三期建设项目,并没有因为天气原因停工,建设方积极抢抓工期、投入更多资源、有序组织施工,努力确保项目在今年底前顺利建成通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则直接将广安纳入,使其成为全国唯一全域纳入跨省域都市圈的地级市。但与重庆交通近而不快、通而不畅,长期制约广安融入重庆都市圈。

南北大道是拉近广渝时空距离的重点交通项目之一。“现在常走的国道弯多路窄,耗时又不安全,无法满足新区发展对客货运输的需求。”川渝高竹新区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兴照说,南北大道全部贯通后,川渝高竹新区到重庆中心城区只需要半个小时,将为跨省域同城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不仅是南北大道,近年来,广安围绕建设重庆都市圈北向综合交通枢纽,全力攻坚广渝之间重大交通项目。2022年初,广安更是启动了交通三年大会战,计划完成投资400亿元,加快实现至重庆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至成都1小时通达、至国内重要经济节点3小时到达等目标。

目前,广安全市公路网密度排四川省第2位、川东北第1位,西渝高铁广安段正加快建设,广安机场预可研报告也已通过评审。预计到2024年,广安和重庆之间有望构建起4条铁路、6条高速公路、8条干线公路的互联互通网络,毗邻地区的瓶颈路、断头路也将全面消除。

交通畅,百业兴。随着连接渝广两地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完善,广安进一步接受重庆辐射的优势更加凸显,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汇聚使广渝之间的产业协作更加紧密。“物流运输车每天下午到厂里来接货,把我们的产品直接发往重庆,然后转运至全国。”四川欣悦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行政助理蒋小琴介绍。数据显示,广安50%工业配套重庆、60%游客来自重庆、70%以上农副产品销往重庆。

“双圈”战略赋能、交通强力支撑,广安成功引进和邦、利尔、诚信、玖源等4个百亿工业项目,加快培育装备制造、绿色化工2个千亿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材料3个500亿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主导挑起发展大梁。

以“分”促“改”

机制大改革推动效益大提升

“成本就低不就高、政策就高不就低。”在川渝高竹新区,这句话常被干部和企业挂在嘴边,意思是这里的企业在政策优惠上可以选择川渝两地更优者来享受,在水电气等要素成本上可以选择两省较低的收费标准来执行。

川渝高竹新区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和重庆市渝北区毗邻区,是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准成立的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规划面积262平方公里,其中广安市138平方公里、渝北区124平方公里。

传统上,经济管理权与行政管理权高度绑定,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形成政策极差。随着跨区域产业协作对要素流动的更高要求,政策极差也导致了行政壁垒。川渝高竹新区的设立,意在大胆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改革发展新路。

一“高”一“低”,就源自这种探索。以用电成本为例,川渝高竹新区供电服务中心高滩镇供电所所长邱雪松介绍,工商业用电价格四川比重庆低1毛多,新区企业就执行四川标准,居民用电价格重庆比四川低一点,新区居民就执行重庆标准。

除了择优抹平政策差异,川渝高竹新区还通过一体化运行改革提升利企便民服务。“不管是四川的还是重庆的,我们都能办。”在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周翔向办税人员介绍,“我们打通川渝两地电子税务局,单个系统、单台设备可同时服务两地纳税人。”

成立于2021年10月的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由川渝两地税务部门共同派驻干部组建,推行一个中心统征管、一本规范定口径、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套系统优服务。按照“政策从优、程序从简、负担从轻”原则,53项税费政策执行口径已在这里达成一致。

据了解,新区已初步搭建起5个经济活动一体化、3个社会事务属地化和28个重点领域改革事项的“5328”改革创新体系。现已入驻企业196户,培育规上企业43户。接下来,新区还将重点在财税分享、统计分算、用地用能等方面破解政策性难题和机制性梗阻。

川渝高竹新区是广安从体制机制改革上积极推动跨区合作的一个缩影。在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广安与重庆合川联合建立合(川)武(胜)共建产业园,12个装备制造业产业项目顺利引入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