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从业者的超长黄金周:有人工作14小时、直播+本地游
时间:2023-10-09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过去的8天,大家度过了“超长黄金周”,中秋国庆相连的长假让诸多消费者选择出游、购物、聚会、聚餐和观演等,此举也拉动了整体消费市场,助力消费复苏。

从旅游、餐饮到零售产业,更多的消费业者也在这个长假重归异常忙碌的状态,当大家都在放假休闲时,消费和服务产业从业者的旺季也来了。这个假期让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消费热情,当然也有部分业者依然有所焦虑。

汉服门店主管:要业绩就得自己跑

10月3日,还不到上午10点,成都文殊坊的游客已经多了起来。文殊坊古色古香的街巷汇聚茶室、川剧表演馆、地方美食店等,来往游人摩肩接踵。这天上午,重回汉唐汉服的门店主管四娘也准时来到文殊坊店内,巡视店内情况。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近年来,伴随着国潮消费流行以及90后、95后追求自我表达的风潮,国内新汉服市场达到了百亿规模。就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各大景点时常能见到盛装出行的汉服爱好者。

在重回汉唐汉服文殊坊店内,进入汉服行业多年的“四娘”也是一身汉服装扮。四娘是重回汉唐汉服11家门店的主管,重回汉唐汉服是一个发源于成都的品牌,于2006年成立,主要从事汉服设计生产及线上线下销售。

四娘告诉记者,在中秋节前几天,门店就已经到了忙碌的巅峰状态,大家的精力主要花在备货上面,“反正提前准备的货物,就是要让店里堆到堆不下为止”。

四娘说,中秋节前一天,成都刚好有学校活动,儿童汉服的需求一下子升温。在店内缺货的情况下,她亲自和同事开车到重回汉唐的彭州工厂紧急进货。

“部分顾客等待2~3个小时还是愿意的。等仓库发货的话,要到第二天(才能拿到现货),这样可能我会损失一大部分顾客。要业绩就得自己跑。”四娘表示。

即使10月1日、2日在家带娃休息之余,四娘也会打开电脑,“要看看各家门店的业绩报表,还有一些店可能比较忙,没有时间补货,就需要我帮他们补货。另外有一些事务店长没有解决权限,比如有的衣服被弄脏了,是否可以打折出售;以及有些店可能遇到一些消费者纠纷,店长也会打电话请教我如何处理”。

疫情期间,由于出行需求减少、汉服活动受限等因素,汉服实体门店消费体量缩水,重回汉唐汉服的门店数量也从30多家精简到11家。而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包括文殊坊在内的十余家门店,汉服销售额恢复到了2018年、2019年同期七成左右。“虽然个别门店受到天气影响,销售额不是特别高,但大部分门店的销售表现还是符合我们的预期。”四娘说道。

第一财经记者在重回汉唐汉服文殊坊店看到,在占地100余平方米的汉服空间,陈列的产品分为男装、女装和童装,这三个类别进一步按照朝代陈列了魏晋、唐、宋、明等汉服,大部分用于售卖,也有部分用于租借。当天前来逛店的游客、汉服爱好者接连不断,四娘和店员们既忙着为顾客介绍,将卖掉的款式补上陈列架,还要清点缺货明细,催促物流尽快送达。

四娘表示,目前汉服门店的老顾客大约占了50%。“平时门店是两个店员,因为预计双节期间比较忙,每天下午增加了一位兼职员工。这些兼职人员大部分都是我们认识的资深汉服爱好者。假期门店打烊时间也从晚上7点延长到晚上10点左右。”

四娘门店生意的回暖也折射出零售市场的复苏。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假期前七天,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9%。其中,全国示范步行街客流量同比增长94.7%,36个大中城市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164%。

直播+本地游,导游的新玩法

每逢假期,都是导游最忙碌的时刻,除了过去的3年。今年以来,旅游业复苏明显,也让诸多旅游业者又重回充实的工作状态。

春秋旅游的导游徐旦旦已经入行7年,10月2日,她在上海历史博物馆带着本地游团队,详细进行着讲解,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现场图片展示,都使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

“其实我本身并不擅长做地接讲解,最初我是做出境游领队的,对于具体景点并不十分了解,因为具体的讲解都由地接完成。后来发生疫情,我们出境游业务停了3年,3年间导游需要转型,春秋开始尝试做本地微游,我们这些原本做出境游业务的人员开始选择新赛道。”徐旦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前两年开始,她努力设计本地游路线,并阅读了诸多历史文化类书籍,最后成功转型为本地微游导游,过程中,她自己也考取了相关证照,可以在一些博物馆进行专业讲解。

徐旦旦在这个假期也感受到了游客的热情,在假期内,她的工作几乎都排满了。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显示,中秋国庆假期,上海市共接待游客2129.67万人次。上海银联统计测算,中秋国庆假期内,上海地区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全要素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为292.38亿元,同比增长29.7%。

相比疫情前,徐旦旦觉得游客对于旅游产品的体验感和整体质量要求更高了,而这也对徐旦旦这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