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26日专讯》科技创新界功能界别议员邱达根指,诈骗广告并非新鲜事,反覆出现是因为这些广告被检举及下架后,骗徒很快会改头换面,换一个IP或单位再投放广告。另外,由于很多平台的广告位置都会被分销到第二、三线的网络广告商,令平台难以追溯背后投放广告的人。
*邱达根:立网络安全法规管网络广告商*
邱达根认为,诈骗广告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网络广告商的责任,因其未能担当守门员的角色,没有从源头分辨出诈骗广告。他提倡香港应就网络安全立法,制订一定的罚则。他举例,欧盟有《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内地亦有相关法例。当有法例监管,网络广告商可以有更多行动,如使用AI识别一些类似曾被检举过的广告,禁止其在同一个平台出现。
另外,他指警方已加大数字安全方面的队伍,他希望警方加强执法,并进一步聘请更多具备网络及数字安全知识的人员,因网络诈骗只会愈来愈多。
*警方:勿轻信网上投资项目*
警方接受《经济通》通讯社查询时呼吁市民,提防网上认识的陌生人推介的投资项目。如有怀疑,可利用搜寻器搜寻对方社交帐户的照片、查看对方帐户的朋友圈是否有异常或要求与对方视像通话;如对方自称为股评人、KOL(网络红人)或名人,可在社交媒体查找其的真实帐户,确认真伪。
投资前需要周详考虑并认清风险,尤其涉及自己不熟悉的投资产品时,更需加倍谨慎;亦可向相关监管机构查询有关的高回报投资产品是否存在。
警方网罪科于「守网者」网站推出了一站式诈骗陷阱搜寻器「防骗视伏器」,并设流动应用程式,公众在遇到可疑来电、投资网站等,可输入可疑的网上平台帐户名称或号码、收款账户、电话号码、电邮地址、网址等,了解网络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