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重庆市人民政府9月19日消息,为进一步强化招商投资促进工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进一步强化招商投资促进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优化招商工作统筹机制、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强化政策支持、强化招商保障等四方面共十九项举措。其中包括,对在境内外成功上市的企业,给予最高800万元支持。
全文如下:
重庆市进一步强化招商投资促进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招商投资促进工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优化招商工作统筹机制
1.压实招商主体责任。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和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管委会(以下统称区县政府)要履行主体责任,组织实施本区域招商投资促进工作。区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要抓实招商引资工作,亲自谋划招商,带头开展招商,督促推进重大招商项目落地。(牵头单位:各区县政府)
2.健全协同招商体系。市级有关部门要牵头统筹推进本行业招商投资促进工作。市属国有企业要明确招商工作责任部门,用好境内外代表处或分支机构,协同开展驻点招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全市“一盘棋”产业招商、园区招商、资本招商、以商招商等工作。市招商投资局要充分发挥全市招商投资促进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的统筹作用,不断完善全市招商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协同调度重大招商项目。(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文化旅游委、市国资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市招商投资局)
3.完善驻外招商网络。充分利用好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立的市级驻外招商联络处,统筹全市驻外招商力量,构建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的招商网络。依托驻外使领馆、侨商会、中介机构、市内企业驻外分支机构等,打造触达全球的招商信息网络,强化外资招商。(牵头单位:市招商投资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委、市政府外办、市政府驻北京办、市政府驻上海办、市政府驻广东办、市工商联,有关市属国有企业)
4.强化园区招商平台功能。要对照《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围绕各园区平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分工协作,打造重点产业集群“名品+名企+名产业+名产地”体系。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招商政策,探索设立专项投资基金,打造专业化招商队伍,增强招商能力和项目承接能力。(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招商投资局)
5.完善专班招商机制。聚焦全市产业发展重点,分领域分层级组建“市领导+行业主管部门+招商部门+区县(园区平台)”联动的产业招商专班,加快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促进构建完整产业集群。建立完善重大招商项目专班推进机制,专业高效推进项目落地。(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文化旅游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市招商投资局)
二、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
6.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重点,完善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地图,构建目标企业库,明确招商工作目标。以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前10强、“专精特新”等企业,开展链主型龙头企业招商,引进标志性引领性项目。依托链主型企业开展强链补链延链招商,打造完善的产业生态。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优势特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招商投资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文化旅游委、市大数据发展局)
7.实施场景靶向招商。依托数字重庆、智能制造、无人驾驶等特色场景,着力引进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项目,不断扩大场景优势。收集发布场景研发应用清单,策划重大项目,滚动发布投资机会清单,推进场景招商,积极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项目,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牵头单位:市招商投资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文化旅游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
8.推进产业转移招商。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部署,整合两地产业和资源优势,开展全球投资推介、毗邻地区联合招商,深化央地合作,争取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建设国家重要产业备份基地。用好鲁渝产业协作、三峡库区对口支援等平台,面向协作地区、对口支援省市招商,增强区县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招商投资局;配合单位:市水利局、市商务委、市国资委、市乡村振兴局)
9.提升展会招商实效。用好智博会、西洽会、中新金融峰会等重大展会平台开展专项招商,签约落地一批重大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