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最怕啥?行政“慢作为”,审批办证一拖再拖;企业最愁啥?服务不给力,办事咨询进退无门;企业最烦啥?复杂关系难处理,亲疏远近扑朔迷离。
刀刃向内,自我变革。聚焦企业发展痛点、难点、瘀点,江苏省太仓市千方百计提升行政效率,大刀阔斧改革服务机制,精益求精形塑亲商生态,以营商环境优而更优促经济发展进而再进。
今年上半年,太仓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5.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7%。入选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获评全国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榜单第一。
太仓市委书记汪香元说,主动把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作为增强发展后劲的有力抓手,努力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保驾护航。
以执行有力增强企业获得感
效率,是观察营商环境的一个关键词。
太仓锻造执行力,打造高效政务环境,创新企业开办线上“全链通”、线下“一窗式”融合服务模式,常态化做优企业开办全流程0.5天“一次办”,在江苏率先实现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
围绕企业、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梳理服务事项,推出“涉企不动产登记”等36个“一件事”,实现“0材料掌上办”,压缩审批时限75%、审批环节70%、跑动次数89%、申请材料72%。
懿馨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8月注册成立,全程用时半日,营业执照办理,社保、医保、公积金开户等七大事项“一网通办”。
“原以为开办企业比较复杂,没想到一个窗口半天搞定。”代理人王金喜对“太仓速度”深感意外。
一分耕耘,几许收获。今年1至8月,太仓新设市场主体10587户,其中新登记法人企业3540户,同比增长5.73%。
简约宽敞的现代化厂房、舒适时尚的办公区域、整洁明亮的生产车间……步入拓腾(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来感扑面而来。这是脊柱类植入产品龙头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在沪外设立研发和生产中心。
“过去从拿地到动工,至少半年。这次政府采用‘双信’模式,为我们提供‘九通一平’平整地块,时间缩短到一周。”三友医疗投资总监俞志祥告诉记者。
“双信”指政企互信、政企守信,是太仓首创、全省推广的“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供地模式重要一环。依托这一模式,企业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领取施工许可证,由100天以上压缩到30天以内。
太仓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王近介绍,企业承诺项目符合约定投资强度、开竣工时间、亩均税收等,政府承诺提供最优服务,实现“成交即发证、交地即开工、竣工即登记”。新模式已服务210多家企业,涉及土地出让面积9300多亩。
营商环境迭代更新。太仓在全国首创土地报批、设计审图、招投标“三线平行”审批模式,项目立项到开工平均审批时间缩短至6天。
收获时节,中德(太仓)创智园项目施工热火朝天。现场负责人陆益难掩喜悦,项目报建时采用“三线平行”审批模式,从方案提交到取得施工许可证全流程用时60天,审批用时仅5天。“按照目前进度估算,年底具备使用条件。”
“提高政府效能,满足企业对政务服务质量的高标准需求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内在逻辑。”太仓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蔡健说,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再造流程、缩短时限,为企业提供快捷、高效、优质服务。
以破题有方增强企业幸福感
优化营商环境,既是深奥的系统科学,又是精妙的治理哲学。
太仓精准聚焦企业“急难愁盼”,优政策、强供给、促提升,以要素保障夯实稳的基础、集聚进的动能,为企业排忧解难,促经济固本强基。
地处长江口南岸、紧邻上海的太仓属东部先发展地区,土地资源稀缺。《太仓市推动存量空间自主更新推进载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突出产业功能定位、优化用地布局,鼓励企业通过改扩建提高原有地块利用效率。
苏州锐百赛医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千年古镇双凤。原建筑面积7289平方米,容积率0.38。今年,伴随公司产能提升及生产工艺优化,锐百赛开始扩建原有存量厂房,新建厂房面积近30000平方米,建成后容积率提升至1.62左右。锐百赛负责人周瑜说,无需补缴土地价款,资源最大化利用,企业发展赢得新空间。
优越金融环境对优质投资者具有天然吸引力。太仓完善“基金+园区+产业”金融服务系统,构建涵盖物流供应链、新消费、医疗健康、高端制造、科技人才等领域的“1+N”引导基金体系,力推主导产业全覆盖、服务生命全周期,如果新能源总部、元气森林华东生产运营基地等一批旗舰型项目拔地而起。
前不久,苏州榭睿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急需流动资金,由于正处初创期,难以通过传统渠道获得信用贷款,在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支持下,成功获得100万元政府增信信用贷款。
统计显示,风险补偿基金成立至今,项下7个政府增信贷款产品累计担保34.7亿元,服务小微企业780户,降低担保费约5000万元。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太仓建立健全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家沙龙,畅通沟通渠道;组建由招商、审批、区镇政府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