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下称“世界500强”)榜单最近发布了。业内人士知道,它是根据企业营业收入编制的排行榜。在这一次的上榜企业中,中国有142家(其中,中国内地企业133家,中国内地加香港企业135家,中国台湾企业7家),美国企业有136家。
从2019年起,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开始超过美国;
2020年,中国内地加香港企业的数量超过美国;
2021年、2022年中国内地加香港企业数量都超过美国10多家,而2023年美国企业的数量又反超了中国内地加香港1家。
“世界500强”榜单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力,中国很多企业有“世界500强”情结,以进入这个榜单为荣,这在全球是一种独特的现象。
人们经常可以在机场、户外等大广告牌上看到某某企业标榜自己进入了“世界500强”,不少地方政府纷纷用各种政策和真金白银扶持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也在招商引资政策中标明引入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给予明码实价的资金奖励和其他政策支持,往往力度很大,并以此作为政绩。
从历史的角度,我们要正面肯定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榜单上从无到有、到霸屏的追赶路程。但是,这一页应当翻篇了。
现在,中央明确提出追求高质量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中国的企业要尽快改变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状态。
以下让我们用数据对今年的“世界500强”进行相关分析。
“世界500强”既不强,也不优
尽管“世界500强”中不乏好企业,但是就整体而言,仅仅用营收指标挑选出来的企业既不强也不优。
据统计,这500家企业的平均营收是819亿美元,平均利润是58亿美元,平均净资产是408亿美元,平均销售利润率是6.8%,平均净资产回报率是11.6%。
首先,我们用销售利润率和净资产回报率来分析一下“世界500强”。
作为对照,在我们的研究中,全球45306家上市公司的平均销售利润率是7.8%,“世界500强”是6.8%;全部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回报率是12.0%,“世界500强”是11.6%,这两项重要指标都低于全球上市公司的平均值。
此外,我们遴选的158个产业前四名的632家世界领军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是17.0%,平均净资产回报率是14.8%,更是大大高于“世界500强”。
因此,可以说“世界500强”只是营业收入大,但是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很多企业在追求大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风险,一有风吹草动就轰然倒下。
例如,恒大集团在许家印的“大大大、买买买”的原则下迅速做大,多年位列“世界500强”榜单,却因为负债率过高而爆雷。
中国的“世界500强”质量较差
中国内地133家“世界500强”的平均营收为840亿美元,高于“世界500强”的平均值819亿美元;但平均利润为39亿美元,低于“世界500强”平均值58亿美元;平均销售利润率为3.9%,低于“世界500强”平均值的6.8%;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8.2%,低于“世界500强”平均值的11.2%。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中国企业的销售利润率的平均值仅仅高于印度和韩国“世界500强”。
在中国内部进行比较,中国内地的“世界500强”的销售利润率平均值为3.9%,也大大低于中国在内地和海外的6771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值6.8%,仅为上市公司平均值的0.56;“世界500强”的净资产回报率平均值为8.2%,低于中国所有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回报率8.9%,为所有上市公司平均值的0.92。这两组数据与“世界500强”整体和全球上市公司数据的差距,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在销售利润率方面,甚至只达到中国全部上市公司平均值的一半多,实在令人无法恭维。
销售利润率是衡量企业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销售利润率高意味着客户愿意向企业支付溢价,这个溢价是客户用现金投票对企业的创新、质量、服务、品牌等方面的认可。可以认为,低销售利润率的企业基本上是没有特色、没有竞争力的企业。
进一步分析,在133家中国内地企业中,有6家为亏损企业;有39家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千分之几,可称之为无利企业;有27家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在1%到2%之间,可称之为微利企业。以上三类企业的数量共72家,占中国“世界500强”数量的54%,占全球“世界500强”数量的14%。可以说,中国“世界500强”企业的质量拉低了全球500家企业的平均数据,拖了整体的后腿。
中国的无利企业39家,占全球同等企业72家的54%。略微具备财务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些数据很可能有水分,稍微抖一抖、挤一挤就是亏损。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这么大量的亏损、无利和微利企业,其中的奥秘不言而喻。
这72家企业中,有地方国有企业29家、中央国有企业23家、非国有企业20家,国有企业的比重占了72.2%。
尽管中国企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是总体现象,尽管因为求大而崩盘的更多是民营企业,尽管国资委多年以前就开始强调去杠杆率、要求国企追求“一利五率”,这一组数据表明了国有企业的质量仍有待于提高。
国有企业因为有国家的背书,抗风险的能力强于民营企业,但更应该加强自律,更应该加强监管,更应该加强社会的监督作用。
中国内地“世界500强”中的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