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全国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一同出席并介绍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介绍,近日,中央编办已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机构,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推动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早见效。
丛亮称,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只有这两部分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中国的经济才能走得稳、走得好、走得远,也只要这两部分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中国经济就一定能走得稳、走得好、走得远。
民营经济发展局更好发挥统筹协调功能
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民营经济工作现状,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的重大决策部署。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兼人事司司长张世昕介绍,民营经济发展局的主要职责是:跟踪了解和分析研判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统筹协调、组织拟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拟订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建立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协调支持民营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
张世昕称,民营经济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需要各个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宏观调控和经济综合部门,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主要是立足于更好发挥统筹协调、综合施策、促进发展的功能。一些相关部门从各自职能角度也会有服务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职责,在现有工作格局的基础上,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将进一步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巩固拓展现有工作成果,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优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重责任、发挥出更大作用。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依托新成立的专责机构,进一步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与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围绕文件的落地见效,狠抓政策落实,重点是抓好四方面工作:即做好机制的建设,做好任务的分工,制定配套文件以及进一步加强政企沟通。”丛亮表示,
《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需要出台的配套政策,分工方案也明确了责任单位,提出了时限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抓紧推动相关方面尽快出台一些配套政策。
力争尽快向证监会推荐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
自《意见》发布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在7月24日进一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提出17项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丛亮称,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抓紧组织落实,推动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比如,在优化民间投资项目融资支持方面,充分发挥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等7家银行建立的投贷联动机制的作用,向有关银行推送了首批715个民间投资的项目,请有关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选择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金融支持。
在向民间资本推荐项目方面,推动各地梳理报送了重大项目清单、产业项目清单、特许经营项目清单等三张拟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项目清单。截至9月2日,各地报来的项目超过3500个,总投资超过3.7万亿元。同时,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将在本周内向社会公开推介这批项目,欢迎民营企业积极参与。
再比如,在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方面,加强前期辅导工作力度,积极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近日,向证监会推荐了金风科技风力发电项目,这是推荐的首单民间投资清洁能源REITs项目。同时,各地也上报了一批民间投资基础设施REITs项目,涵盖了清洁能源、大数据中心、消费基础设施、仓储物流、产业园区等多个行业类别。
“我们正在抓紧委托相关方面开展评估,力争尽快向证监会推荐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据丛亮透露,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在积极推进建立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推动强化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用地保障、设立中央预算内投资促进民间投资引导专项、建立民间投资工作调度评估机制等工作。
让“小个头”迸发“大能量”
《意见》的出台,有力增强了广大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
“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互为主体。”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接下来,工信部还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促进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
一是狠抓政策落实,近期,工信部将开展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综合督查,督促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二是健全服务体系,建设全国一体化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政策直享、诉求直办、服务直达的服务模式。新培育100家左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三是举办中德中小企业交流合作大会、第12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等活动,帮助中小微企业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