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如何协作建设河套?这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建言:不能搞"开曼群岛模式"、不能只搞科研基地
时间:2023-09-01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近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迎来发展新变化。

8月29日,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深圳园区建设规划,《规划》指出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到2035年将河套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枢纽。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规划》首次明确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中深圳园区建设的时间节点、任务路线图。

此前,2019年2月,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首次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明确提出:“支持落马洲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和毗邻的深方科创园区建设,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合作区,建立有利于科技产业创新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实现创新要素便捷有效流动”。

那么本次《规划》发布,对香港园区建设将会产生哪些影响?《规划》有哪些亮点?从未来湾区融合角度来看,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在建设方面有哪些需要重点把握?

据上述问题,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香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林至颖,同时他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构建深港跨境新兴产业合作区治理新模式》提案人,即放大版河套深港科创合作区规划,长期致力于推动湾区融合,河套深港科技合作区建设。

政策发布对香港园区释放了哪些信号?《南方财经》: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由深圳园区和香港园区组成,《规划》重点规划了深圳园区,据你了解,目前香港园区的建设进展如何?

林至颖:早在2021年10月6日,香港特区政府披露“北部都会区”规划,明确将在香港新界北部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北部都会区有望在未来一二十年逐步形成一个国际化科创资源汇聚的重要地带,河套合作区以及新田科技城将发展成为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核心区域。

而2022年12月22日,在香港特区政府发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中,更是将北部都会区建设规划固定下来,同时,香港特区政府也在积极推进规划内容落地实施。

《南方财经》:《规划》发布,据你了解,将对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产生哪些影响?

林至颖:首先,将会对香港园区规划建设起到参照和引导作用。根据十四五规划,香港定位为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香港特区政府正在推动相关建设,而本次规划虽然仅是对深圳园区进行规划,但是从规划蓝图、时间路线图和举措来看,对正在建设的香港园区及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其次,香港会配合深圳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因为河套深港科创合作区做为深港合作载体,在深圳园区推动建设中,香港园区必须且一定要和深圳的规划做一个互相呼应,以保证河套深港科创合作区的整体运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也将为香港园区及香港国际科技中心建设加速,《规划》明确了时间和目标节点,在建设中有明确的依据,那么深圳园区建设速度必然会加快,而这必然也会让同属深港合作区的香港园区加快建设步伐,推动双方在人才、资本等要素合作,将深圳与香港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协同发展、人才管理需要重点把握《南方财经》:你如何看待这个政策出台?

林至颖:《规划》在制度上做了很多的制度突破,比如“一线”放开部分,《规划》明确深圳园区海关监管区域实施特殊监管,对货物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监管模式,便利科技创新相关货物出入。这一制度的突破,将进一步简化企业申报程序和要素流动,对于园区企业是大有发展裨益的。

但是,目前政策更多属于指引性文件,许多举措具体如何细化落实,需要等深港两边的政府的相关部门在对接,才能够真正看到具体推进落实的情况。

《南方财经》:从《规划》中来看,你认为深圳园区与香港园区可以在哪些方面重点协同发展?能具体谈谈如何协同发展?

林至颖:在科研合作和知识产权方面,深港双方可以做重点协同。

具体来看,在《规划》中,我特别留意到深圳园区要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前沿领域,包括搭建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支持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图形处理芯片等基础软硬件开发,打造智能制造无人工厂示范基地、智能网联全无人自动驾驶公交应用示范区,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产业发展等。

这部分产业发展领域虽然是深圳园区要重点发力,但是香港园区及香港国际科技中心建设中,也可以重点谋划,与深圳园区形成良好的协同,发挥双方产业优势,将会提高这些产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一方面,香港有前期科研优势,而深圳及内地有市场、供应链等多元优势,双方可以在此方面进行协同发展,比如商汤科技就是香港和内地协同发展的较好证明,商汤科技从香港中文大学的创业团队出发,然后随着不断融合湾区、全国,而不断做大,成为在人工智能行业具有引领性的企业。

另一方面,加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协同,因为香港施行普通法,在国际专利申请仲裁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拥有一定优势,而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领域有很多关键技术需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据了解,深圳在这些产业领域拥有很多优势,拥有很多研究院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