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以来,中国外贸持续走弱。7月,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当月同比增速降至-14.5%,创下自2020年2月疫情暴发以来的最低值;进口当月同比增速下降至-12.4%。
自去年年底以来,全球贸易增速放缓,中国难以独善其身。在全球疫情缓和之后,国际贸易增速开始向均值回归,疫情期间的高增长难以持续。从历史数据来看,贸易增速与GDP增速之间存在高相关性,IMF预计2023年与2024年全球经济将处于下行周期,给全球贸易带来一定压力。
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数据较美元计价的数据稍好些,表明了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对美元计价的中国进出口增速的拖累。在过去一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6.41%,汇率的变化通常会放大中国美元计价进出口增速的波动。
从国别来看,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依然集中在美国、欧洲、东盟以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从单个国家来看,美国依然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从贸易集团来看,我国对发达经济体的贸易依赖度有所下降,G7国家占我国出口与进口比重双双下降。与此同时,在RCEP框架下,东盟十国对我国外贸的重要性在上升。
从行业来看,机电、音像设备大类是我国最重要的外贸行业,其出口与进口金额均排在前列。从商品来看,2022年电子集成电路及其部件(芯片)进出口金额总和达到5710亿元,是我国最重要的外贸商品。
我国的芯片、半导体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依然处于中下游水平。我国出口芯片的单价平均约为0.49美元,而进口芯片的平均单价约为0.71美元。根据对外经贸大学全球价值链数据库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在计算机、电子产品行业,美国、日本、韩国相对处于价值链上游,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很高,甚至超过很多发达经济体,但从地位上来看,新兴市场经济体在价值链中依然处于中下游的位置。
2018年以后,全球经贸格局进入新的阶段,其中一大特点就是双边以及区域贸易协定快速发展而传统的多边贸易主义式微。在区域贸易协定的框架下,有助于推动区域内经济体在生产、投资等方面对区域外的经济体形成“内外有别”的竞争优势,重构全球价值链。我们认为,中国仍应积极推动多边贸易关系的发展,争取加入CPTPP等大型区域贸易协定,深化RCEP体系的合作交流,与更多经济体构建互惠互利的双边贸易合作伙伴关系,以维护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和地位。
正文
一、今年以来中国外贸走势
近期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中国外贸情况进一步走弱,在经历了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外贸高增长的情况下,2023年中国进出口增速呈现持续下行的趋势。
1、7月中国出口当月增速创疫情暴发以来最低值,进口增速持续下降
从出口来看,7月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金额为2817.6亿美元,当月同比增速下降至-14.5%,为2020年2月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的最低值;年内累计出口3.4万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速为-5%,自今年5月起已连续第三个月增速下滑。
从进口来看,7月以美元计价的中国进口金额为2011.6亿美元,当月同比增速下降至-12.4%;年内累计进口1.5万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速为-7.6%;当月同比增速与累计同比增速均为今年1月以来的最低值。
从人民币计价的角度来看,7月中国出口金额为2万亿元,当月同比增速为-9.2%,同样创下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的最低值,年内累计出口13.5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速为1.5%;7月中国进口金额为1.4万亿元,当月同比增速下降至-6.9%,年内累计进口金额10.1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速为-1.1%。
2、汇率因素放大了中国进出口增速的波动
从数据上看,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数据表现比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数据要好些,表明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对美元计价的中国进出口增速的拖累。
今年7月,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均值为7.19,而在去年同期,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均值仅为6.73,人民币对美元在过去一年的贬值幅度达到6.41%,这导致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增速的下降速度更快。并且,与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数据相比,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增速波动更大,反映了汇率因素在其中的放大作用,如2021年,人民币对美元呈现单边升值趋势,当年以美元计价的出口累计同比增速要高于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速。
二、全球贸易表现下滑,中国并非个例
贸易增速下滑并非中国特有的现象,事实上,自去年年底以来,全球贸易就呈现出走弱的态势。根据荷兰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5月,世界货物出口量指数同比增速下降至-1.66%,世界货物进口量指数同比增速下降至-3.17%。
2021年,全球贸易都经历了高增长,这背后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2020年新冠疫情刚暴发时,全球物流封锁所导致的低基数效应;二是疫情期间,以发达国家为主的经济体通过货币和财政刺激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对商品货物的需求,推高了全球贸易活跃度;三是疫情期间,全球民众对于个人防护设备(PPE)、疫苗等特殊商品的需求大增。
在三年疫情过去之后,全球贸易增速开始向均值回归,低基数效应的消失以及全球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导致世界贸易增速下滑,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出口国之一,也难以独善其身。从历史数据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