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废水24日起排海 海洋渔业最先受创
时间:2023-08-23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终究还是被骗了。”福岛县62岁的渔民新沼武彦如此叹息道。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2日上午,日本政府举行相关阁僚会议后宣布,从8月24日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

8年前,日本经产省和福岛第一核电站所隶属的东京电力公司(下称“东电”)向福岛渔业协会联合会给予书面答复,承诺在未获得相关各方理解的情况下,不会处置经过处理的核污染水。然而如今,对新沼武彦等老一代渔民来说,希望生活恢复往昔的心愿又一次变得遥遥无期。

在2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说,日本政府不顾国际社会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执意宣布将于8月24日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公然向全世界转嫁核污染风险,将一己私利凌驾于全人类长远福祉之上。此举极端自私,极不负责任。中方严重关切并强烈反对,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他表示,两年多来,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正当性、合法性、安全性一直受到国际社会质疑。中方等利益攸关方多次指出,如果核污染水是安全的,就没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应该排海。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教授告诉第一财经,日方为了节约成本一意孤行地推动排污入海,将对日本的养殖业、农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带来很大打击,同时对日本一直以来试图在国际社会塑造的环境大国形象带来很大影响,对日本的国际信誉也是伤害。

核污水处理方式备受质疑

在此次决定的前一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戴着头盔和口罩,身着防护服,以全副武装的架势亲赴福岛第一核电站进行排放前的最后视察。此前,他还会见了一直以来持反对立场的日本国内渔业团体代表,在磋商之余试图谋求对方的理解。

日本政府此前表示,将在今年“夏季左右”开始排放。据日媒报道,由于9月1日在福岛县海域将重新开始拖网捕鱼,因此在此之前就开始排放,并公布相关监测结果,目的是宣传其安全性。同时,日本政府表示将灵活使用共计800亿日元的基金,帮助受影响的行业。

而这些举措在日本“原子力资料情报室”(CNIC)核能专家斯特内尔(CaitlinStronell)看来于事无补。位于日本东京的“原子力资料情报室”,数十年来负责收集核电站、放射线等方面的技术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斯特内尔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在明知还有其他可替代性方案的情况下,在未进行足够的科学调查前提下,把核污水排入太平洋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太平洋不属于日本独有,在没有健全的解决措施下,把带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倾倒入太平洋,是不负责的行为。”她说,“东电应尽全力避免导致更多污染。”

2011年,那场惨烈程度仅次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核泄漏积聚了大量核废水。在核事故过去的第10年,2021年4月,日本政府宣布要将福岛核电站的污水通过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过滤后排入大海,给出的理由是,储存核污水的储罐容量不够了,到2022年夏天就会存满,预计释放完成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含铯、锶、氚等多种放射性物质。东电自身也承认,通过ALPS可过滤掉除氚以外的62种放射性物质。

在斯特内尔看来,东电在做出上述决定前并没有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足够的调查,“由于排放量巨大,我们无法知晓这些放射性物质积聚后可能产生的影响”。

甚至她在采访中提到,“明明还有其他可替代的措施,东电为什么不选用?”

自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以来,福岛第一核电站积聚的核污水如何处置,引发世人关注。东电网站截至8月3日的数据显示,储槽内ALPS处理水及锶处理水的储存量已达134.327万立方米,约占储存量的98%。其中依旧有七成核污水待ALPS技术处理。

东电此前提供给第一财经记者的日本政府专家小组评估报告显示,除了“排污入海”外,还有蒸汽释放、氢气释放、地下掩埋以及向岩石圈注射4种方式。就时间和经济成本而言,报告认为,“排污入海”优势最显著。

斯特内尔认为,相较于排污入海,更安全、更快捷的选择是将污水固化在水泥中并储存起来,“这项技术已经存在,且在许多国家使用”。

据外媒报道,中俄两国政府曾于7月要求日本政府“探讨向大气排放”福岛核污水,遭到日方拒绝。陈子雷表示,当年美国三哩岛核事故后续处理就利用了蒸汽释放,但此举成本不低。日本政府专家小组评估报告曾显示,在经济成本方面,海洋排放仅需34亿日元,而蒸汽释放所需资金是海洋排放的10倍多,约需349亿日元。

担忧跨世代影响

中国海关总署7月7日表示,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严格审核随附证明文件,严格实施100%查验,持续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监测力度,确保日本输华食品安全。7月底,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宣布跟进这一措施。

日本外务省的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一直是日本海产品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出口市场。7月中国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当月从日本进口的鱼类等水产品为2.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