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市纵横》笔者上月初曾经撰文说我们已进入了风的季节,果然在我们送走了台风泰利之后随即迎来杜苏芮,幸好(有些人会用不幸,一笑)这个超强台风在厦门一带登陆,对本港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在杜苏芮未消散之际,台风卡努已经形成并向著台湾以北方向吹袭。杜苏芮本来预计非常接近本港登陆,但结果拗腰北上偏离了香港。卡努更厉害,在冲绳以西180度转向,吹袭冲绳北部后再掟过靓弯北上直吹日本九州。据说卡努估计在登陆韩国之后,另一台风将在冲绳对开太平洋形成,并将吹袭日本。
若以香港人的想法,冲绳人必定十分开心,因超强台风卡努徘徊超过3天,将带来起码3天的额外假期。但笔者不敢苟同,卡努除了令冲绳海陆空交通瘫痪外,更至少造成2死及超过60人受伤,部分地区停电等等的灾害。的确冲绳人对台风的感觉跟香港人是大不同。也许这就是身处茫茫大海中的岛屿与背靠大陆的差异了。
台风转向确实小见,当然从科学的方面看,台风转向是因为周围的气流及气压相互作用所形成(其实台风的形成也是这样),但会转向的台风确实给人一种非一般、很厉害的感觉!记忆中香港也曾遇到过会转弯的台风吹袭。翻查记录1986年台风韦恩三次180度转向、多次风力加强和减弱,令本港天文台先后三次悬挂风球。韦恩初次从西南吹袭香港,令天文台悬挂8号风球。之后韦恩到冲绳南转向回南海,第二次令天文台悬挂风球。到达南海后再转向吹袭吕宋海峡,至台湾东南又转向回到南海令天文台第三度悬挂风球。最终韦恩横过南海经过雷州半岛在越南北部登陆后消散。虽然韦恩并未对本港造成重大的损害,但来回折腾也令本港市民担心了好久!
回说美元近期表现。美元指数在上月触底(100)后反复回升至102-103水准。主要受到市场消化了美息见顶的预期所衍生的沽压,同时受到美国经济增长数据亮丽等因素刺激。上周美国刚公布的就业数据好坏参半。美国7月非农新增就业18.7万人,低于预期的19万人。新增就业人数更创下2020年12月以来最低纪录,并连续第二个月低于预期。但失业率继续回落至3.5%,已回到疫情前的水准。另一边厢,工资继续稳步增长,平均时薪同比增长4.4%,略超预期的4.2%。虽说时薪上升的原因之一是每周工作时间减少至34.3小时,为2020年春季来的最低水准,但毕竟工资上升会带来通胀压力,从而左右美联储的加息步伐。
除了加息前景推动美元在上升外,缩表可能对美元需求有一定长期的影响。美联储于去年开始缩表至今其资产负债表已从接近9万亿下降至8.24万亿,虽然比疫前的4万多亿仍有距离,但走出去的美元仍终要收回来的。有说大部分流动性以银行超额储备形式留在银行体系,但目前银行的超额储备也从4万多亿下降到现3万亿水平了,比美联储缩表步伐还快。虽然这些数字目前并未引起投资者的关注,但笔者仍希望读者能定时查看这类数字以了解美元回流的速度。
美国利率走势当然要看通胀走势。笔者注意到美国消费物价指数上个月上升3%而核心CPI则按年上升4.8%,即能源及食品是拉低名义物价的主力。但观乎原油价格已从6月末的67美元低位逐渐上升至今82美元的年度高位,纵然油价不会拉升物价指数,但对于一众押注通胀快速回落的投资者来说,实在担忧。笔者保持对通胀龟速下行的看法,在同意美国利率见顶是大概率事件之馀,相信短期内减息空间欠奉。
总结:美元长期有缩表的制约,中期有经济前景理想的带动,短期有通胀下降缓慢的拉动,相信现仍为息差主导的汇市,对美元大幅下滑不宜太乐观。因此,笔者仍维持上月初对下半年的美元震动上行的看法。美元是否会转弯的,雄风再现?还看这周的消费物价指数了!
*本周策略*
澳元:早前建议候低于0.6720水平买入澳元兑美元已于0.6600止蚀,损失120点子。
加元:上周建议候高于1.3350水平沽出美元兑加元已成交,目标1.3100,止蚀1.3500。
离岸人民币:上周建议高于7.2300水平沽出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已成交,目标7.1200,止蚀7.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