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税务总局联合发声!看10大要点
时间:2023-08-04 00:00:00来自:券商中国字号:T  T

8月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综合司司长袁达,国家税务总局总会计师罗天舒,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魏岩出席发布会,介绍“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来看会议重点表述:

1、综合评估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目标是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2、未来继续发挥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3、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适时适度做好逆周期调节;

4、必要时可再创设新的工具,持续支持普惠金融、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5、持续谋划研究一批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的储备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分批出台实施;

6、在防范化解内外部风险挑战等方面加强政策储备,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7、指导地方财税部门准确把握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费政策内容,落实落细政策举措,不得削弱政策力度;

8、财政部将在近期公布税费优惠政策后续安排;

9、财政部将聚焦科技创新、重点产业链、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增收扩消费等方面,积极谋划针对性强、务实管用的税费优惠政策;

10、推动各部门强化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防止出现“合成谬误”问题。

降准降息是否还有空间?央行回应

邹澜表示,一方面,降准、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以及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都具有投放流动性的总量效应,需要统筹搭配、灵活运用,共同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综合评估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目标是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既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适时适度做好逆周期调节,又要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

邹澜介绍,近年来企业贷款利率下降成效明显,未来还将继续发挥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时,要持续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支持银行合理管控负债成本,增强金融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今年以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大约为6.9万亿元。其中,支持普惠金融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余额大约为2.6万亿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余额大约为1.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166亿元。

邹澜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认真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继续实施好存续的工具,对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领域,延续实施期限,多措并举巩固政策成效,必要时还可再创设新的工具,持续支持普惠金融、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今年6月,人民银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邹澜表示,目前,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充裕,金融机构有需要时还可再增加。

此外,货币政策工具将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人民银行将延续实施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至2024年5月末,同时稳步推进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在试点城市落地。

市场预期已有所好转,加强防范化解内外部风险挑战政策储备

6月份,针对二季度经济运行出现的新变化,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推出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储备政策。

袁达透露,目前各部门正在抓紧落实,其中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促进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扩大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发行规模等政策措施已经陆续出台实施,其他政策也在抓紧推进,为经济持续恢复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袁达表示,从目前所掌握的经济运行最新数据看,实物量指标增速加快,7月份全国统调发电量同比增长5.9%,较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市场预期也有所好转,制造业PMI已连续2个月回升。随着“组合拳”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下半年经济将在上半年持续恢复的基础上,保持稳定向好态势。

“持续谋划研究一批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的储备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分批出台实施”,袁达表示,下阶段发改委谋划政策将重点围绕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保障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展开。

其中,在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方面,要加大拖欠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账款的清理力度,强化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财税金融支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并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方面,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稳妥处置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大力提升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延续实施支持“保交楼”工作、帮助处置不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