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册民营企业突破五千万户:一财读者热议民营三十一条主题报道
时间:2023-07-24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最新统计显示:我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今年4月初突破5000万户,截至5月底达到5092.76万户。较2012年底(1085.7万户)增长了3.7倍,民营企业在企业中的占比由79.4%提升至92.4%,可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获得了进一步提升!第一财经日报及时披露了民营经济的一系列动态消息,并且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进行专项主题报道之后,引发了读者热议和各界广泛关注。

笔者在调研中,就感受到了包括民营企业家、金融界人士、智库研究者和服务型政府机构公务员、甚至小读者们的欢欣鼓舞。我们在交流中把一财主题报道的《意见》昵称为“三十一条”;读者们同时更加关注后续国家职能部门自然要出台的配套措施。而对于配套措施的预期,七月二十一日的第一财经日报头版头条就以《“民营经济31条“提振信心,发改委近期将推配套措施》为主题、进行了分析透彻和预期充沛的报道。交流中,读者们畅所欲言。

常熟读者、绿化园林行业从业者管敏晖认为:第一财经日报的主题报告很吸引人,让他和经常性交流的常熟当地民营经济企业家(他原话是“小老板们“)有了直观的亲切感。他具体告知:七月二十一日正好是“苏州企业家日”,这天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隆重举行。这场大会就对三十位“2021-2022年度苏州市优秀民营企业家”以及十五家“2021-2022年度苏州市民营经济工作贡献突出单位”进行了通报,并授牌表彰。让管敏晖感到自豪的是:常熟作为“苏南模式”的发源地,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在江苏全省领先。尤其是近三年,常熟市民营企业产值平均增速超10%。2022年,民营企业贡献了60%税收、60%以上工业经济、64%研发投入、80%的就业岗位、97%的经营主体数量。他认为这个势头,根据国家颁布的“民营经济31条“将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常熟企业融入上海也会是个新常态。

说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民营经济的起源,都离不开安徽。笔者接触的安徽智库人员和安徽籍的一财读者,就纷纷披露安徽民营经济的最新良性进展。如2023年5月11日下午,安徽合肥市政府、合肥高新区与中国民生银行分别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金融科技研发中心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安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与中国民生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高迎欣会谈并见证签约。双方认为,合肥与民生银行前期合作成果扎实,深化合作正当其时。双方商定,全力推进协议事项落地落实,更好发挥民生银行特色优势,围绕科创金融服务、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拓展务实合作,助力合肥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携手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对此,笔者和安徽籍一财读者、同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陈强都认为:民营经济正在向高科技、向新产业要生产力,需要金融力量的合理预判和支持。

居住在上海徐汇区的一财读者葛晶晶认为:“金融是源头活水,是重要的催化剂”;“我对提振民营企业《意见》发布感到非常欣喜和鼓舞。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也对上海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税收、GDP贡献、技术创新、城镇就业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这些政策主张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便利,将有助于解决他们面临的许多困难,也给商业银行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以支持和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首先,我对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决心的一财系列报道表示赞赏。这些措施的及时报道,向读者明确了政府的目标,即通过提供更多融资渠道、优化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这将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好的经营环境,激发企业家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其次,我认为这些主张和配套措施将有助于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民营企业往往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而《意见》提出的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将为他们提供更多融资选择,包括发展直接融资市场、拓宽债券融资渠道、鼓励银行创新金融产品等。这将有效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促进他们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再次,我也对《意见》中关于优化金融服务的措施表示赞同。这些措施包括加强信贷审批便利化、及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等。可以说通过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银行就能更好地满足民营企业的新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此外,我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实施过程中仍然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因此,自然希望政府和银行能够紧密合作,共同落实这些政策,确保民营企业能够真正受益于这些改革举措。同时,我也希望能看到第一财经日报的跟踪报道“!

一财读者、徐汇区政协委员杨晓晔告知我的是:根据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海市工商联近日下发的《关于发布2022年度新认定民营企业总部名单的通知》,全市113家企业被认定为上海市民营企业总部,其中,徐汇区共有5家企业上榜,分别是:上海富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隆软件有限公司、上海马克华菲捷销商业有限公司、上海镁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青旅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多批次、多领域的民营企业正在落户徐汇、因为看到了科技赋能和滨江发展的蓝图;在其履职的龙华街道,就有六十家民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