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拓展民间投资空间,激发民间投资动力
时间:2023-07-21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下称《意见》)日前发布,提出31条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就目前宏观经济环境和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而言,文件发布得非常及时,非常重要。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几年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50%以上,占制造业投资比重更是超过了80%。鼓励支持引导民间投资发展,提振民间投资的信心,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不仅对短期促进稳投资、稳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更对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包括稳就业、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民间投资发展仍然不同程度地面临投资信息不对称、投资机会不公平、资源要素获取难成本高等问题和制约。鉴于此,要坚持系统观念,多措并举,着力从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多投资机会、支持民营企业协同协作发展等方面鼓励支持引导民间投资发展,拓展民间投资空间,激发民间投资的内生动力。

第一,切实改善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各地区要依法加强对民间投资者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保护,包括各类产权、经营权和管理控制权等,让民间投资者形成稳定预期,增强投资的安全感,激发投资的内生动力。要加强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等的解读宣讲,全面准确传递规划目标任务和政策意图,帮助民间投资者“释疑解惑”,引导民间投资者“少走弯路”“不走错路”。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减税降费和降成本的政策措施,切实降低民营企业的税费等负担,增强民营企业的获得感。为民营企业合理设置“护栏”和“红绿灯”,协助民营企业健全法人治理机制,提高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水平,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促进民营企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第二,保障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平等获取相关的资源和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平等获取投资项目相关的资源要素的投资环境甚至比公平的投资准入环境更加重要,更能够调动民间投资者的积极性。各地区要进一步推动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和公平、透明配置,让民营企业平等、有效和相对低成本地获取投资项目所需的资源要素,从而也为不同所有者主体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尤其是掌握重要资金要素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公平、公正对待各类投资者。

第三,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协同协作发展。针对民间资本总体上小而散,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尤其是投融资能力相对较差的问题,支持民间资本与民间资本或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担风险、共享收益。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创新投资方式,除了采取直接投资建设项目的“绿地投资”方式外,民间资本还可通过设立基础设施类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拓展投资空间,扩大投资规模。

第四,积极为民间资本创造公平的投资机会。地方政府要从源头上降低投资项目信息和投资机会不对称的问题。在相关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动计划的研究制定过程中,在重大工程项目的前期谋划论证中,要主动征求民间投资者的意见和建议;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尤其是PPP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和项目实施方案研究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民间投资者在内的各类社会投资者的合理合法利益诉求,从而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者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要建立常态化的政企对接机制,进一步加强投资项目推介和信息发布等工作,尽可能减少民营企业的投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进一步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激发民营企业投资的内生动力,建议各级地方政府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直接提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重大项目投资建设的建议。

最后,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盘活存量国有资产。目前民间资本主要投资于制造业以及商贸和房地产等部分第三产业,但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公共领域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不到30%。各地区在公共领域投资建设中要统筹存量资产盘活和新增投资,积极稳妥推进存量国有资产引入专业化的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参与存量资产的运营管理。部分市场化程度较高、价格机制较健全的公共领域存量国有资产甚至可以考虑通过股权转让、资产重组等方式引入民营企业自主投资模式,从而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