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提质 安徽省外贸韧性强
时间:2023-07-20 00:00:00来自:其他媒体字号:T  T

2023年已走过“上半程”,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安徽省外贸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7月1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7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2512.6亿元,增长14.5%。

新突破

——季度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

3775.5亿元——上半年安徽省进出口总值保持增长,稳中提质、符合预期。

从规模上看,季度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今年前两季度,安徽外贸进出口值分别为1768亿元、200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4.8%。

具体来看,上半年,安徽省一般贸易进出口2803.1亿元,增长7.1%,占比超七成;加工贸易进出口590.7亿元,占15.6%;保税物流进出口302.8亿元,占8%。此外,上半年安徽省机电产品出口1708.8亿元,增长25.7%,占出口总值的68%,较上年同期提升6个百分点。

安徽综合保税区出口也保持增长。上半年,全省综合保税区出口391.7亿元,增长14%。

除了进出口贸易总额上升,进出口企业的数量增加也让外贸规模增长更加扎实。上半年,安徽省外贸经营主体稳中有进,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011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837家,增长9%。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1864.7亿元,国有企业进出口1010.6亿元,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899.8亿元。

今年7月,合肥海关结合安徽省外贸实际推出26条措施,持续提振外贸发展信心。

新动能

——“新三样”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

当前,全球对绿色低碳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外贸“新三样”成为外贸发展新增长点。

上半年,安徽省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219.3亿元,同比增长51.7%,拉动全省出口增长3.4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比重提升2.1个百分点,达到8.7%。

其中,太阳能电池出口领跑“新三样”。上半年,安徽省出口太阳能电池12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同时,在国外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电动载人汽车出口16.9亿元,增速达152.6%;锂电池出口75亿元,增速达187%。

“新三样”出口企业中,民营企业为出口绝对主力。上半年,安徽省民营企业“新三样”出口149.5亿元,增速达到25.7%,占“新三样”出口总值的68.2%,高于民营企业出口总值占全省出口总量的比重。

记者了解到,为支持“新三样”扩大出口,合肥海关提升通关速度,针对不同需求量身制定监管方案。同时,畅通沟通渠道,提供高质量技贸服务,保障安徽“新三样”外贸平稳发展。

新亮点

——区域经济交往更加密切

数据显示,安徽对“一带一路”进出口增速明显高于整体。上半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252亿元,增长26.8%,高于整体23.4个百分点,占33.2%。

同期,欧盟、东盟、美国为安徽前三大贸易伙伴。上半年,安徽对欧盟、东盟、美国分别进出口515.5亿元、441.5亿元、427.7亿元,分别增长4.5%、下降4.3%、下降15.9%。

今年6月,RCEP协定对菲律宾正式生效实施,至此,RCEP全部15个成员均完成生效程序,协定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上半年,安徽省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920.6亿元,占安徽省外贸总值的24.4%。其中,出口505.6亿元,增长12.7%。

安徽与RCEP其他成员国产业链合作更加紧密,优势产品合作趋势明显。上半年,安徽省向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机电产品257.3亿元,同比增长13.3%,占同期安徽省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总值的50.9%。高新技术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分别出口95.2亿元、80.5亿元,分别增长5.7%、17.3%,合计占34.8%。

“上半年,合肥海关全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持续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积极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助力全省进出口稳中提质。”合肥海关副关长姜开源表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