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海南省民政厅获悉,为规范海南省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状况评估认定工作,促进低保工作公平、正义,推动低保扩围增效,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省民政厅、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日前印发《海南省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状况评估认定办法(修订)》(以下简称《办法修订稿》)。
《办法修订稿》共十七条,主要特点为聚焦低保扩围增效、优化赡养费核算、优化单人纳保政策等。《办法修订稿》根据困难群众刚性支出大、家庭经济状况变动幅度大的群体特征,通过“二扩一减”,即通过扩大收入豁免类别、扩大刚性支出核减类别、减少财产负面清单,优化低保政策供给,推动低保扩围增效。
赡养费核算涉及家庭义务与国家责任的权衡问题,历来是低保评估认定的难点和焦点问题。优化赡养费核算方面,《办法修订稿》明晰了赡养费核算三个步骤:一是强调家庭责任,首先评估子女的赡养能力;二是家庭赡养纠纷应当通过调解或诉讼等途径解决;三是特殊情况义务人确实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按照申请人诚信承诺、民主评议、备案等程序后,符合条件的由政府兜底救助。
将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群体纳入低保是解决刚性支出大的家庭负担、缓解其现实困难的重要手段。《办法修订稿》根据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将单人纳保政策细化为家庭人均收入不超过当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残人员、重病人员和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单人纳保三个类别,分梯次设置了纳保收入和财产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