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30日专讯》中国6月官方制造业PMI企稳微升至49%,连续第三个月处于萎缩区域;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连续三个月下滑,其中非制造PMI更降至年内最低点,惟两个指数仍处于扩张区间。《路透》引述分析人士表示,企业对需求不足的感受仍比较强烈,尤其是国外需求连续收缩,而且小型企业运行加快放缓,表明承载大多数就业的民营经济压力持续加大。
官方数据显示,6月反映需求不足的制造业企业占比进一步提高到61%,上月为58%;非制造业企业调查亦显示,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为53.5%,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再创年内新高。此外,中型企业PMI升1.3个百分点至48.9%;小型企业PMI续降至46.4%,环比大跌1.5个百分点。《路透》指出,民营经济是小型企业的主体,也是承载中国就业的主要载体。小型企业PMI续降,或许一定程度上解释了6月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续降的原因。当月从业人员指数环比降0.2个百分点,至48.2%,为连续第四个月低于50%,并创五个月最低水平。当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亦续降至53.4%,创年内最低水平。
*料制造业PMI后续在50附近运行*
《路透》引述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股份制银行宏观分析师称,从趋势看,预计制造业PMI后续在50%附近运行。国内需求复苏有个过程,企业处于被动去库存尾声,国内需求偏弱仍是主要矛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稳预期和培育新的需求增长点仍是中国经济平稳有序推进的重要方向。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武威亦称,非制造业需求降势虽然有所缓解,但企业对市场需求不足的感受仍较为强烈,需要进一步提升新增需求的接续能力。6月官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至53.2%,新订单指数持稳在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