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可持续消费成为习惯
时间:2023-06-19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近年来,消费者对环保和社会责任的关注不断增加,这对品牌和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可持续消费的道路上寻求突破和创新?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李晔在第一财经主办的“可持续活动周|未来十年,可持续消费下品牌新玩法揭秘”活动上以《让可持续消费成为习惯》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李晔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以下为演讲全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近些年,有机和天然产品越来越受欢迎,而且我们的偏好不仅限于食品和饮料领域,天然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也备受追捧。得益于强大的网络,我们开始关注产品成分的作用和功效,了解其影响,不仅限于对人体,还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产品包装是否可循环利用,产品成分是否可追根溯源,都成为了我们选择产品的重要参考。《202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不仅关注健康与有机食品消费,“健康与天然原料”也成为产品选择的重要因素,约60%的消费者在购物时会习惯性地查看食品成分,在健康与生活方式相关物品上的支出也增加了。这说明可持续消费观念正在不断加强,特别是对于年轻群体。VogueBusiness发布的《解码中国Z世代的可持续消费观》报告显示,54%的年轻群体更关注可持续品牌的实用性,产品要经久耐用,并且可以循环利用。

一、可持续消费的概念简述

1992年,联合国《21世纪议程》认为,“全球环境持续恶化的根源”是“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模式”。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将可持续消费的内涵界定为:“提供相关产品与服务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也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人的需求。”国内学者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方式,将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消费发展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消费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消费。”

推行可持续消费得到了普遍认可,也激起了广泛讨论,如可持续消费内涵的扩展(绿色消费、节约型消费、低碳消费等理念)、可持续消费如何落地等。2013年,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高级别知名人士小组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报告,将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列为2015年后必须实现的四大愿景之一。

二、现阶段,中国促进绿色消费的制度框架基本成型

绿色消费是我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质量摆在更突出的位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绿色消费是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新的增长点。

我国对绿色消费高度重视,据2022年周宏春和史作廷发布在中国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统计,政府发布了101项与绿色生活有关的政策文件。其中,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文件26项,主要是推进绿色消费的通知、意见和方案;中央各部委发布相关文件75项,主要是落实国家决策的具体措施和推进行动。中国促进绿色消费的制度框架基本成型。

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推动吃、穿、住、行、用、游等各领域消费绿色转型,统筹兼顾消费与生产、流通、回收、再利用各环节顺畅衔接,强化科技、服务、制度、政策等全方位支撑,实现系统化节约减损和节能降碳。《方案》系统设计了促进绿色消费的制度政策体系,包括“全面促进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强化绿色消费科技和服务支撑”“建立健全绿色消费制度保障体系”“完善绿色消费激励约束政策”四大方面22项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构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绿色消费的完整制度政策体系。《方案》确立了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到2025年,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二是到2030年,绿色消费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

三、改变消费行为和生产模式具有非凡意义

2022年4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三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首次专门针对需求侧进行评估,认为如果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那么到2050年,能使温室气体减排40-70%。2022年5月底,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一个地球网络”组织的“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十年方案框架”(10YFP)全球战略协商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会上,理事会成员就《全球战略》愿景目标进行了讨论,鼓励全球合作,推进落实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全面转变。

可持续消费与生产,二者相辅相成。可持续消费不仅涉及消费,也关系到绿色低碳生产能否顺利开展和最终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2进一步表示,可持续消费和生产要求从生产到最终消费这个供应链中各行为体的系统参与和合作,包括通过教育让消费者接受可持续的消费和生活方式,通过标准和标签为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信息等。其又特别指出:鼓励各个公司,特别是大公司和跨国公司采用可持续的做法,并将可持续性信息纳入各自报告周期。

企业的有效参与非常重要。但这也意味着企业不仅要着手于提高整个供应链以及产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