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论企》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CPI于2023年5月份同比增长仅0.2%,无疑受到消费品价格跌至负数的影响,此因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持续负增长所致,而对通胀有重大左右力量的以民生为主的食品烟酒价稳,在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于4月份增长18.4%情况底下,可解读为合理甚至良性的发展现象,不用乱「发忧」。PPI料续陷负增长,相信CPI续于低位运行,经济社会复常促投资、消费等内需则稳定向俏。
*CPI成分结构过时宜检讨改善显现实*
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所发布资料,居民消费价格于2023年5月份同比增长0.2%,略高于4月份的0.1%,属相当低的水平,结合3月份的0.7%、2月份的1%和1月份的2.1%升幅分析,足显通货价格不断回落之势加剧,当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连续8个月负增长有密切关系,但亦(甲)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8大分类指数占比有问题、须改进有关,特别是(I)食品烟酒分类指数,在整体CPI中占比高达32.7%,即约三分一,对CPI的影响相当重要,但引似质疑是此为多年前制定的经济数据,而中国近年有十分重大的经济发展和结构的改变,食品烟酒是否继续有如斯重大占比,值得思考和检讨。
另两个重点(II)居住分类指数,主要成分为租赁房房租、水电燃料,占比14.5%,较食品烟酒类低18.4%;要注意此一分类指数所涵括的主要租赁房的房租,并不包括房地产投资行为,故在CPI的占比该属可以接受。
和(III)医疗保健分类指数,所涉者有中药、西药、医疗服务,占比为11%,尚可。此三大分类指数于整体CPI占比,合共为58.4%,馀下的31.6%就分给:衣著、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及其他用作及服务。
凡此,得出的结论是CPI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检讨和改善。
再谈(乙)CPI在2023年5月份的最新发展和表现,最重要的为(一)食品分类指数,于5月份同比增长1%,高于4月份及3月份分别增长的0.4%及2.4%,而CPI期内仅增加0.2%,乃因食品烟酒类分类指数于5月份上升1.2%,对CPI的影响由上月份所升0.21个百分点提升至0.34%,其中不稳定因素,如(1)鲜果类价格于3月份同比增长3.4%,对CPI的影响由上月的0.07个百分点。鲜果的种植需时,亦受大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要恢复正常和稳定的供应,当须一段时间才成。
有升者为(2)粮食分类指数升0.5%,对CPI影响为上升0.01%。
但有若干利好因素,特别是(3)猪肉类价格5月份同比下跌3.2%,对CPI的影响为负数0.04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全国生猪存栏量于3月末为4.3094亿头,同比增长2%,和生猪出栏量1.9899亿头的升幅为1.7%。生产和供应充裕,可保低价。
(4)鲜菜类价格同比回落1.7%,对CPI的影响是负数0.03个百分点,但天气近期不稳定压力,对鲜菜生产、供应和价格或有压。
*农业种植稳定养猪供应充裕保供应稳内需*
值得留意的,是(二)农业(种植业)耕种情况不错:增加值在2023年一季度同比增长3.6%,其中(I)冬小麦长势总体正常,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全国小麦、稻谷、玉米意向播种面积基本稳定;(II)各类食物产量于一季度亦稳增,如猪肉增产1.9%、牛肉增产5.1%、禽肉增产3.2%,牛奶产量增加8.5%等。这是有利CPI保持温和增长的重要因素。
再看(三)食品以外的分类指数:(i)居住分类指数于5月份同比跌幅持平于4月份的0.2%,3月份跌0.3%,其中水电燃跌0.4%,对民生当然有良性的影响。(ii)交通和通信分类指数跌3.9%,其中交通工具使用燃料价格回落11.1%,可见国际以石油为主的能源价格高位回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3年4月28日召开的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使「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指出多个任务中:要「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重点为(1)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2)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3)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这对包括消费品零售在内的内需有强大的支持作用及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