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论坛召开,多位金融监管领导重磅发声!
6月8日上午,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来自全球各地的金融人士在上海中心围绕“全球金融开放与合作:引导经济复苏的新动力”主题展开讨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并作主题演讲。易纲称,目前我国市场已经形成了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5万亿人民币,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5万亿人民币,均居世界前列。
易纲表示,实现“3060”目标,需要胡萝卜加大棒。显著提高排碳成本,可以理解为大棒,适度提高则是中棒或者小棒,而人民银行设立的支持工具是激励机制中的胡萝卜。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亦在陆家嘴论坛现场以“全球金融周期:趋势和影响”为主题发表演讲。
潘功胜表示,中国金融周期相对稳健背后的原因,是中国长期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坚持跨周期和内外平衡导向,不跟随美联储“大放大收”,不搞竞争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中国稳健的金融周期为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充足稳定的融资。
“多年来,我们在应对外部冲击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外汇市场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也更加丰富。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好我国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潘功胜称。
易纲:实现“3060”目标
需要“胡萝卜加大棒”
易纲:非常高兴再次参加陆家嘴论坛。这次论坛聚焦全球金融开放与合作:引导经济复苏的新动力,借此机会把我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和国际合作,绿色发展是经济复苏的重要新动力相关考虑与大家分享。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以赴促进“3060”目标平稳实现。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中央就“3060”目标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中国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的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意味着我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必须发生深刻转变。其中,绿色金融将在平稳实现“3060”目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实现“3060”的难点在于解决碳排放负的外部性问题,降低绿色溢价。实现“30”目标内容有很多,内涵非常丰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减少碳排放,这其中有两个难点。
一是逐步降低碳排放负的外部性。排碳增加了温室气体效应,但是排碳企业和用户没有付出相应成本,大部分成本是由社会承担的。因此,具有重大的负的外部性。只有排碳有了合理定价,比如需要缴纳碳税或者购买排碳指标,逐步实现“谁排碳谁承担成本”,就可以使各个经济主体将排碳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才能有效激励企业和家庭改变行为方式。
二是逐步降低绿色溢价。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仍然以化石能源为主,实现“3060”目标关键在于抓住绿色能源这个“牛鼻子”。当前,绿色能源、绿色低碳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成本下降得很快,但是总的来看,绿色能源成本还是比传统化石能源成本要高,因为传统化石能源没有承担全部碳排放的成本,高出来的部分就是绿色溢价。
降低绿色溢价一个渠道是要提高碳排放的成本,增加使用化石能源支出的成本,另外一个就是要通过市场化的激励机制,降低绿色能源的成本。我国和各国经验都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助力解决上述两个难题,为信息披露和绿色能源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激励机制。
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央做出“3060”部署以后,人民银行坚决把绿色金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环境信息的披露。信息披露就是让社会知道谁排了碳、排了多少碳,社会各方面都能够测算并且验证排碳和减碳的行为。只有发挥了社会的监督作用,确保排碳数据的真实准确,才能防范洗绿、资金套利、项目造假等风险,其他一系列政策才有基础。近年来我们逐步丰富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鼓励金融机构逐步披露相关环境信息,同时要求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披露相关环境信息。
二是完善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实现“3060”目标,需要胡萝卜加大棒。显著提高排碳成本,可以理解为大棒,适度提高则是中棒或者小棒,而人民银行设立的支持工具是激励机制中的胡萝卜。2021年人民银行设立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项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碳减排重点领域发展。
对金融机构向重点领域发放的碳减排贷款,人民银行按照贷款本金60%提供再贷款资金支持,利率为1.75%,精准直达绿色低碳项目。人民银行提供给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到期要收回,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碳减排贷款是自担风险的,这样的“胡萝卜”激励机制是适中的、市场化的。
同时,接受人民银行支持的金融机构承诺对外披露碳减排贷款的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