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镜头,做"局内"的"局外人"--读
时间:2023-05-29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随着技术和数据对世界的重塑,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从经济模型、大数据系统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分析工具中寻找理解世界的答案。然而,实践证明,经济预测、金融模型、民意调查等方式并非百分之百的灵验。《视角》的作者——英国年度商业记者、杰出的人类学者吉莲·邰蒂,就对这些工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提出质疑,并以其多年的观察、研究和探索为基础,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分析路径和实践策略。

在本书中,作者结合自己与其他人类学者的亲身经历,用大量经典的社会案例和商业故事,生动形象地向读者展现了人类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带领读者就如何建立人类学视角展开详细讨论。全书围绕把握“陌生”和“熟悉”的辩证关系,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如何理解和实现同时做“局内人”和“局外人”的三维视角,以帮助我们重置被技术与数据主导的狭隘思维、重新理解社会和他人,最终作出更加正确的决策。

走近“陌生”成为“局内人”

追溯发展源头,人类学如同其给人的字面印象一样,曾致力于探索新的领域或看似新奇的文化。因此,人类学天然具有包容的基因,要求研究者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去看、去听,在惊讶和惊奇中记录下那些自己一时无法理解的东西。要把“陌生”变“熟悉”,那些预设方向、自上而下的工具通常是不够完整和有效,取而代之的是不作预判、深度参与的观察和体验。

作者以本人求学阶段的经历示范了人类学的观察方法。当时,她长期借住在塔吉克斯坦的陌生山谷里,日复一日地参与和感受居民的日常生活,观察、倾听、提出开放性问题,了解本地人的观点,并随时随地尝试换位思考的视角,以期站在当地人角度深入体察他们的文化习俗。最终,她在收获研究成果的同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在社会、精神和物理意义上,我们都是环境的生物。在外人看来难以想象和理解的习俗,当地人却早已“习惯成自然”,因为他们从周围环境中继承的心理和文化“地图”是如此“润物细无声”,以至于我们每一个人都难以察觉到它们。

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在社会学研究中、真实历史和商业传奇里。作者指出,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同质化的世界里,但是对不同的人群而言,同样的符号、图像和人工制品意义并不相同。比如,在美拉尼西亚和其他地方,人们对当年西方军队空投的消费品产生了货物崇拜;在海地,人们相信可口可乐瓶可以让人起死回生;奇巧巧克力公司在日本使用“愿望成真”的口号,并配以樱花的图片,让日本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这种巧克力棒与一种古老的日本民俗——“御守”联系起来,使得奇巧巧克力成为祈求考试成功的吉祥物,从而在市场营销中大获成功。这些事例都说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围绕事物创造了不同的“意义之网”,只有化身进入他人的世界中才能获得共鸣。

在特定的时刻,人类的多样性使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生存的需要。当西方国家的医疗团队帮助塞拉利昂人抗击埃博拉病毒时,他们根据固有经验,开展防疫讲座,强制实行隔离,阻止当地人按照葬礼习俗触碰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死者的尸身,但是这些更加“文明”和“科学”的举措,只换得了当地人对科学埋葬和感染控制小组的袭击,以及将病毒归咎于巫术或政府阴谋的民意。当有人开始从塞拉利昂人的视角来考虑问题,才明白当地人“怪异”的行为背后是长久以来的信仰:死者的朋友和家人若不参加葬礼并面对尸体表达敬意,死者将被送入永久的地狱,死者周围的人也将遭受痛苦,陷入被诅咒的循环之中。单靠医学难以控制埃博拉疫情,但当官员和世卫组织采纳了人类学家的意见,与村民讨论调整葬礼仪式,使其既安全又尊重死者后,立即在达成共识和抗击病毒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跳出“熟悉”成为“局外人”

人类的天性在于习惯从自身掌握的情况推及周遭,这使我们在面对陌生事物时,常有不屑于理解“局内人”的偏见,在面对专业领域时,又常有不屑于理解“局外人”的傲慢。作者用发生在金融领域、通用汽车公司和日托学校的商业案例,为我们展现了这样的傲慢与偏见,及其导致的视野盲区和认知风险。

2004年底,作者到《金融时报》伦敦总部就职,为了撰写专栏,开始了在伦敦金融城的大量访谈工作。在走近CDO、CDS、ABS等缩写词背后的金融世界的过程中,她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故事太过复杂、离奇和不透明。然而,金融家们却对此不以为意。一方面,他们围绕着“市场的流通化”“风险分散”等理论编造了一个“创造神话”,相信债务和风险可以像水一样容易交易和流通,相信工具理应减少风险,而证券化分散了信贷风险,即使风险暴露,许多投资者只会受到微小的打击,因为“问题共享就是问题解决”。另一方面,他们又以“效率”“流动性”和“创新”等概念在共同的圈子里交流,习惯于在电子屏幕上交易,使用抽象的数学模型,却又局限于眼皮子底下的工作,既看不到外部环境即廉价贷款对借款人的影响,也看不到金融世界的全貌。正如作者所忧心的,金融家们的思想和生活完全脱离了证券化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很少有金融家能看到金融链末端活生生的人,而不仅仅是精妙的模型计算。作者曾试图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