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冠感染,重回第一!发热门诊又排队了,钟南山、高福发声
时间:2023-05-17 00:00:00来自:中国证券网字号:T  T

北京疾控新冠病例连续两周超流感,

重回第一

近日,随着“二阳”的陆续出现,新冠感染相关话题再次引发关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梳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疫情周报发现,2023年第17周(4月24日-30日)以来,新冠感染连续两周超越流感,重返法定传染病病种排名第一,且5月1日-7日北京市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超过一万例。

北京疾控中心5月11日发布的2023年第18周疫情周报显示:2023年第18周(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5月7日)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10508例。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和痢疾,共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97.7%。

而第17周(2023年4月24日至2023年4月30日)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6438例,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共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96.0%。意味着一周时间增加了4070例。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留意到,2023年第7周(2023年2月6日至2023年2月12日),流感病例数第一次超越新冠感染病例成为病例数第一的病种。而在第17周(2023年4月24日至2023年4月30日),新冠感染反超流感,重排第一。

发热门诊又排队了,

多为首次感染,“二阳”症状轻

“周五的时候我开始发烧,自测甲流和新冠抗原,发现自己再次感染新冠了。”家住广东广州的清清(化名)告诉记者,“感觉二阳的患者是不是变多了?”

5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来瑞特韦上市后临床研究启动仪式上介绍,根据目前广州市发热门诊的数据,在接受检测的发热病人里,有20%-25%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不仅广州,北京、上海等多地居民都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反馈,近期身边出现了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对此,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近期新冠感染病例的确有所增加,新冠病例中大部分是第一次感染的,二阳患者比例较低,患者主要是年轻人。

5月15日下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致电北京、上海、广州多家三甲医院发热门诊,多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就诊需排队半个小时以上,有的医院要排3个小时。

“今天的发热门诊的号已经取到150多了。”某三甲医院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另外一位三甲医院呼吸科工作人员则表示,最近门诊中新冠感染患者确实有所增加,有第一次感染的,也有二阳的,“比例上看,首次感染的人比较多。”

5月11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公布2023年第18周疫情周报,2023年第18周(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5月7日)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10508例,报告病例数居前两位的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流行性感冒。

5月4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大江东采访时表示,医院发热门诊新增的新冠感染者,主要还是首次感染者。“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出现了二次感染。”

“流感高峰过去后患者人数较少,在儿童患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病例占比更高。新冠患者中,二阳的主要是年轻人。”李侗曾提醒,新冠二次感染一般都比第一次更轻,但是仍有传染性。“需要提醒二次感染的患者做好隔离防护工作,在家休息,避免传染给其他人,酌情使用一些非处方药物缓解症状即可。”

钟南山:广州发热门诊接受检测患者中

超两成是新冠病毒感染

5月15日下午,在来瑞特韦上市后临床研究启动仪式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目前在广州流行的主流新冠病毒株是XBB1.9.1。根据目前广州市发热门诊的数据,在接受检测的发热病人里,有20%-25%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钟南山介绍,无论有症状还是没有症状,如果体内新冠病毒对应的抗体增高,就说明人体曾被感染过。从这个角度看,根据测定,全国大概有85%的人感染过新冠病毒,约有11亿至12亿人。根据相关实验室研究和新加坡等地的真实世界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能在4-6个月的时间内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但如果面对变异株XBB,其保护力可能会减弱,“从去年12月算起,实际看现在已经是到了这个时间了。”

钟南山透露,下一步应对新冠病毒感染,一方面还需要研发能覆盖XBB变异毒株的疫苗,包括MRNA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这些疫苗主要是要针对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免疫低下或有其他严重基础病的老年人;另一方面,一旦感染了新冠,应给予及时药物治疗,能大大降低死亡率。

据了解,来瑞特韦是我国首款单药3CL抗新冠1类创新药,已在3月获批附条件上市,用于治疗新冠轻中症成年患者,研究表明该药的抗病毒效果与辉瑞Paxlovid效果相当,且有效避免了因联用利托那韦产生的毒副作用。

后疫情:挑战与机遇共存“目前看新冠病毒,我们既不能轻视,也不要害怕。我们不能只看到新冠带来的挑战,同时也要思考它给人类带来的机遇。”

“应对新冠等卫生应急事件要把握三个步骤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