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28日专讯》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接受《港台》访问时形容,不能回避输入劳工的议题。他举例指,10年建屋目标后5年才有较多单位使用组装合成法兴建,而未来10年的总房屋供应目标约46万个单位,现时业界仍欠缺大量工人。何安诚亦认为,由大湾区输入劳工,外劳可以即日来回香港方法值得研究。
*劳顾会:现时的补充劳工计划行之有效*
早前有消息指,政府计划准许建造业及运输业,毋须经现行的补充劳工计划输入外劳。劳顾会雇员代表谭金莲认为,现时的补充劳工计划行之有效,若有行业有短期需要,可以加大限额、压缩劳顾会审批过程,而非「另起炉灶」。她批评政府亦未曾就建造业或运输业输入外劳问题接触过雇员代表。
岭南大学社会学及社会政策系助理教授欧阳达初则忧虑,未来有企业会滥用输入外劳机制,动辄就指不够人手向政府施压,要求增加输入外劳名额。
*劳工处:政府会审慎考虑持份者意见*
劳工处回应指,有关输入劳工的具体安排及措施,政府会审慎考虑持份者的意见、评估有关建议的可行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政府亦高度重视劳顾会作为劳工事务的三方协商平台,并会继续就输入劳工事宜与劳顾会保持沟通。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早前表明,最迟在年中发表研究建造业及运输业人力需求的整体策略。建造业议会在今年2月发表人力报告,推测业界由今年欠缺1万人,到2027年会欠缺4万人,部分工种会出现25%或以上的人手短缺,达到严重程度,包括混凝土和灌浆工、棚架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