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新选择 发展新机遇
时间:2023-04-25 00:00:00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T  T

用数字技术实时再现生产全过程,让机器更“聪明”、生产更智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帮助企业生产制定碳排放定量,让各项环保管理实现统一规划的“碳排放管理员”;既是导游,也是讲解员,既能设计课程,还能策划、教学的“研学旅行指导师”……伴随经济社会发展,新兴职业不断涌现。观察已公布的新职业,可以发现数字职业、绿色职业和生活职业等是“上新”重点。

不断涌现的新职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就业新选择和发展新机遇,带动了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也体现了新技术、新需求的发展趋势。现在,数字、绿色和生活新职业已成为发展的风向标。

数字经济孕育数字职业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孕育了许多新的数字职业。在修订后的2022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农业数字化技术员、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越来越多的人员投身数字化,助力智能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刘娟是一名就职于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训练师和语音标注师,她用川渝方言技能,教会AI(人工智能)更精准识别语音。

“我的工作是训练智能语音系统,让机器更好地学习方言。目前,我主要负责西南方言(四川、重庆、贵州)语音数据标注项目的管理工作,现在也协助其他方言任务(东北、山东、上海等),同时还参与过印尼语等语言的图文标注项目,图片拉框、教辅资料标注等工作。”刘娟对本报记者说,“我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它能让我为方言作出一些贡献,推动AI技术在方言相关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我们所做的这些工作,能够让识别更准确,客户更满意、消费者更方便,特别是有的老年人习惯用方言交流,以前呼唤AI只能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机器也听不懂说什么,现在可以用方言去搜索,查找自己想要的东西,为大家带来了生活的便捷。”

从业3年时间,刘娟完成川渝方言标注累计3500小时,协助8大品牌进行车载语音识别优化;服务于输入法、智能客服、无人驾驶、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零售等诸多领域。刘娟说,通过语言技能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高效开发利用语言资源,也同时实现语言资源的价值。

谈到职业前景,刘娟说:“我认为数字职业前景很广阔。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领域需要应用方言数据,随着方言在社会生活中应用范围的扩大,社会各方面对方言数据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我相信这个职业将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看好数字职业发展前景的,还有在重庆工作的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唐甜甜。

2021年毕业后,唐甜甜入职重庆市勘测院空间信息分院,成为一名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参与重庆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研发、数字孪生城市应用等工作。平时,她和同事们利用卫星遥感、飞机航拍等途径获取基础数据,构建数据模型,绘制三维影像。

“你看,我们把整个城市都搬进电脑了!”手拿鼠标,唐甜甜展示着重庆城市信息模型平台。“通俗地说,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制作城市的‘电子双胞胎’,尽量还原真实世界。”她解释道。

“如果说二维地图是‘看照片’,数字孪生应用就是‘看真人’。”唐甜甜说,城市信息模型平台不仅精度更高,“一棵树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且功能更强大,在地图上,建筑只是一个点,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则能够360度观察、模拟日照采光,甚至能“透视”其内部结构。

有了数字孪生技术,不仅方便了解城市现状,而且能进行仿真推演,优化城市规划。

2022年5月,重庆组织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唐甜甜参与培训,很有收获。“数字孪生技术潜力很大,现在只是一个开始。”对职业发展前景,她满怀憧憬。

数字职业诞生的背后是新场景、新需求、新技术的不断涌现。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9.8%。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求职者提供更加多元灵活的就业选择,有助于稳就业目标的实现。根据招聘平台数据,2022年第四季度,数字产业招聘的职位数量在全国占比超过两成,数字经济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转型催生绿色职业

机器轰鸣,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力兴机电设备器材有限公司内,一台台废旧动力锂电池从生产线经过,1个多小时后,这些含有害物质的电池将被妥善拆解,各项金属材料化身为元器件,重新投入机电设备的组装。

“和5年前相比,这家企业的万元产值碳排放量已经下降了35%,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我们还要继续查漏补缺,做出提升方案。”碳排放管理员田月英已经连续6年跟踪服务这家企业。

近年来,作为第三方专业服务的碳排放管理员职业正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过去叫‘环保管家’,主要帮助企业实现生产的合规化,排水、排气、废物处理都有相应的标准。如今我们叫碳排放管理员,企业生产有了碳排放定量,各项环保管理就实现了统一规划。”田月英说,在符合当地环保各项标准的前提下,做出产能优化的方案,是碳排放管理员的工作重点。

不只是碳排放管理员,随着碳达峰、碳中和逐步改变能源与经济结构,产业转型升级催生出更多绿色职业。

环境监测员、碳汇计量评估师、综合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