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新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将在修改完善后适时公布
时间:2023-04-20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报道

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最高人民法院围绕“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有力支持全面创新”主题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4月20日最高法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2年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总体情况,发布2022年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透露,全国法院去年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2万余件,全国具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已达558家。

对于备受关注的数字经济等新领域如何加强司法保护,陶凯元表示,妥善处理相关案件,强化对平台经营者合法数据权益保护,及时回应新领域新业态司法需求及社会关切,推动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新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将适时发布2022年全国法院去年共新收一审、二审、申请再审及再审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2万余件。案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技术类案件持续上升,中西部等地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强劲,知识产权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二是互联网审判机制不断创新,智慧法院建设深入推进,司法便民利民机制持续健全;三是纠纷实质性化解持续加强,权益保障更加全面,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日益增强;四是审判重心有序下沉,法院管辖分工更加完善,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效稳步提升。

人民法院聚焦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持续加大对原始创新技术、种业种源等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

在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方面,陶凯元介绍,2022年最高法出台反不正当竞争法司法解释,研究制定新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发布人民法院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规范涉互联网平台市场竞争秩序。充分运用举证责任转移、排除举证妨碍、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等手段,切实减轻权利人举证负担,有效遏制侵权行为。

据了解,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建庭以来,受理垄断案件156件。其中,2022年法庭新收垄断二审案件47件,审结57件,多起案件具有典型意义并产生较大社会影响,而且认定构成垄断行为的案件明显增多。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表示,去年审结的一些典型案件中,以下几类案件相对较多:

一是涉及知识产权权利行使的案件较多。二是事关百姓民生的案件较多。比如在给排水公用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中,法庭首次认定隐性限定交易行为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积极回应社会对市场竞争行为的关切,为具有市场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特别是公用企业,依法从事市场经营活动提供了行为指引。在幼儿园横向垄断协议纠纷案中,针对幼儿教育领域经营者达成价格同盟这类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市场竞争行为,给予积极回应,依法制止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保证人民群众能够获得市场竞争带来的利益。

“这些案件彰显了反垄断司法在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服务保障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郃中林表示。

三是涉及行政执法和司法程序衔接与标准统一的案件较多。比如在通用汽车限定最低转售价格纵向垄断协议后继诉讼案中,法庭明确反垄断行政处罚后继民事赔偿诉讼案件的举证责任,切实减轻原告举证负担,有力强化民事司法救济,彰显协同保护理念。郃中林表示,这些案件体现了对新修改的反垄断法有关健全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精神的落实,提升了反垄断执法司法合力。

对于制定当中的新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社会各界备受关注。郃中林透露,“我们收到了来自政府机关、学界、企业界、行业协会等多方面的反馈意见,将充分考虑各方意见建议,也将对近期发布的有关反垄断行政规章作深入研究,进一步修改完善后,适时提交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发布。”

探索完善数据产权司法保护规则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陶凯元指出,人民法院妥善处理相关案件,强化对平台经营者合法数据权益保护,及时回应新领域新业态司法需求及社会关切,推动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2022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引起广泛关注。人民法院将如何贯彻《数据二十条》,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林广海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透露,下一步,人民法院将围绕《数据二十条》提出的政策要求和工作举措,积极探索完善数据产权司法保护规则,为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提高数据要素治理效能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数据二十条》提出:“构建适应数据特征、符合数字经济发展规律、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彰显创新引领的数据基础制度”“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司法,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林广海从三方面介绍了法院在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工作。

一是依法审理涉数据不正当竞争案件。充分发挥司法裁判规则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审理“群控软件”数据权益不正当竞争案,认定被告通过“群控软件”“外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