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3日专讯》内地主要财经报章头版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经济向好提振中国资产,开放增强外资信心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为国际金融机构和全球投资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机遇。随著经济恢复向好,中国资本市场正进一步展现强大吸引力。今年一季度,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超1800亿元,达去年全年的两倍以上。
工业互联网点亮数字经济
热力表远程计量检定及故障排查、库存平台提醒动态补货、露天矿场无人驾驶汽车保持安全作业……这些不断涌现的工业互联网标识创新应用,成为点亮数字经济的「星星之火」。
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提速
记者近日来到广西防城港核电基地,见证了中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国广核集团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这标志著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有序推进。同时,中国自主研发的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和睦系统」首次应用其中。
《上海证券报》
A股上市公司2022年「千份答卷」显韧性
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披露进入高峰期。截至4月2日晚间,发布2022年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已突破1000家,达到1183家。尽管一些行业在过去一年面临不少挑战,但上市公司总体仍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韧性与风貌。
中国经济不断恢复向好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开局好,为全年经济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同时,从国内外各方面来看,中国城乡巨大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恢复释放,数字经济等创新产业生机勃勃,种种因素构成了中国新一轮增长机遇。
多部委「剧透」新能源汽车产业下一步政策动向
在3月31日至4月2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工信部、国资委、科技部等部门的负责人透露了下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思路,涉及促进消费、技术创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诸多方面。
《证券时报》
基金一季度业绩迎「开门红」
一季度收官,A股市场整体呈震荡上行态势,公募基金业绩迎来「开门红」,权益基金业绩持续回升。各类公募基金均取得正收益,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5.18%,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2.56%,近八成权益基金一季度收获正收益。
冬去春来,新型显示行业暖意渐起
作为高端制造业的重要一环,新型显示正迎来阵阵暖意。3月30日,显示行业召开了一场有上千名产业代表参加的研讨会,新型显示技术MiniLED和MicroLED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材料、工艺、设备、市场开拓等难点正在逐渐消解。
有序扩大人民币使用的「朋友圈」
近期,人民币国际化再现新进展。巴西与中国达成协议,可以用本币而非美元进行双边贸易交易;同时,人民币已取代欧元,成了巴西外汇储备中第二重要的货币。此外,中国和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国的贸易往来中也允许和进一步加大人民币结算交易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