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数万亿产业规模,如何掘金工业互联网?
时间:2023-03-14 00:00:00来自:永州新闻网字号:T  T

近年来,加速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一方面,政策利好,持续驱动。从2017年的《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在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之路上,政府相关部委合力支持,明确工业互联网顶层设计,营造工业互联网落地的良好环境,持续驱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尤其,近期《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政策的落地,加上国家层面提出组建国家数据局的重大举措,再次强调了发展数字经济、强化数据要素的重要意义,这对强调赋能提效的工业互联网产业无疑又是一大助力,可以预见,政策的持续发力必将加速我国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蝶变。

另一方面,供给侧与需求侧虽然存在数字化“鸿沟”,但是供给侧的产品、技术、服务与方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参与了进来,推动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与此同时,需求侧如制造业企业越来越看重业务场景结合,因而从需求侧倒逼供给侧,将工业互联网下一步落地的重点聚焦在了解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问题上面。

来自工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预计达1.2万亿元。在政策持续发力,入局企业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面对这个数万亿规模的产业,我们到底该如何掘金工业互联网呢?

四大关键词,看清工业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对比中外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来看,工业互联网这个词最早在2012年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首先提出,然后GE联合IBM、Cisco、Intel和AT&T等ICT巨头组建联盟抱团发展。相对而言,德国工业4.0正式提出要比美国工业互联网概念晚得多,但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将工业4.0战略进一步明确后,正式开启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抢跑,特别是西门子、宝马集团、大众等同道同行,为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推波助澜。

对中国而言,虽然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后来者居上也不是不可能,在注重5G+工业互联网的协同之路上,带动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比如,海尔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美的旗下美云智数的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阿里云的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无论是传统制造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对跨界进入工业互联网,打造数实融合新业态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力求将先进信息技术、前沿数字技术与工业融会贯通,进而打造一个新的产业形态和端链生态,在满足工业企业多层次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同时,彰显自身的行业使能价值。

谈及工业互联网时,大家往往容易想到火热的智能制造,这两者有一定的关联,也有明显的区别。智能制造虽然可以充分利用工业数据实现数据驱动的制造,但更聚焦工业自动化、设备控制等制造过程,工业互联网基于数据联通、算法模型和业务逻辑的工业应用优化,聚焦提高效能,强化管理、强化运营领域。

在软通动力最新发布的《工业互联网能力建设白皮书》(下面称“白皮书”)中,对工业互联网的内涵和外延都有相对明晰的定义。其中,提到“以机器、原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以及人之间的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变革”。由此不难看出,工业互联网的本质不是机器、设备的连接,基于背后数据的模拟、仿真、计算、优化、预测才是挖潜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基于自身实践和行业理解,软通动力提出了工业互联网能力的四大关键词:使能企业、数据驱动、平台赋能和软件定义。

“工业互联网涵盖了工业领域、数字技术、产业端链、运营模式等层面的变革与融合,是一种新型的工业模式。数据是基础,软件是核心,平台是关键,最终的价值呈现还是要能使能企业,带动一个有效良性的商业闭环和生态。”软通动力创新研究院创新合作中心部长闫欣解释道,在她看来,工业企业面向行业竞争与下一步发展,在成本控制、效率提升、产品创新、服务优化、市场感知等每个环节都有大量需求,需要注入数字化进行赋能。

首先,对工业企业而言,数据已经成为重要资产,数据驱动源自工业企业本身制造流程效率提升,在加强内外部数据融合与价值挖掘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处理能力、工业数据分析能力、工业微服务能力都得以增强,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挖掘,基于内外部数据的分析与洞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跃升。

其次,实现平台赋能,其中针对工业企业的咨询十分重要,深入分析行业关键需求,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构建与实际需求、研发、生产、运营、服务等全价值链相结合,从全局出发优化企业经营实现平台赋能。

再次,针对软件定义的价值,需要明确软件定义场景其实就是App应用支撑场景化的能力与链条,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软件定义设备“让设备适应更多场景”,从而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

最终,通过数据驱动、平台赋能和软件定义来真正使能企业,实现成本节约、效率提升、产品强化、服务优化与业务创新。

深度数字化,建设工业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

如果说智能制造通过工业互联网的价值手段,可以实现制造行业前所未有的进步与发展。那么,当前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已经凸显,要真正实现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