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积极重返职场 政协委员建言支持
时间:2023-03-08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为全职妈妈搭建一个政府主导、社区促进、社会组织帮扶、家庭支持、个人努力协同作用的社会支持网络。

从互联网产品经理,到普拉提教练,两份毫无联系的工作,因2016年6月孩子的出生而在“宝妈”殷殷身上发生了关联。

殷殷在产后修复过程中接触普拉提,全职带娃2年后,她参加了教练培训,如今从事普拉提教练及健身场馆运营工作。比起产品经理,健身教练的工作时间更具弹性,殷殷寻得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微妙平衡。

全职带娃3年的陈晓同样站在事业与家庭的天平上。丈夫常年出差,家中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陈晓放弃了育前的国企文秘岗位,到深圳某企业担任新媒体“小编”,办公时间相对宽松,但薪资不可避免地打了些折扣。

或是为了减轻经济压力,或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越来越多全职妈妈选择回归职场。这其中,部分人与陈晓类似,趋于选择安稳、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的工作;部分人则如殷殷一样,在全新的赛道上“摸着石头过河”。

重返职场的过程中,“宝妈”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与挑战?为维护全职妈妈再就业权利,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应如何发挥作用?

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恰逢全国两会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赵心竹提交了《关于支持“全职妈妈”重回社会工作岗位的提案》,呼吁各级妇联多样化培育社区型女性社会组织,为全职妈妈搭建一个政府主导、社区促进、社会组织帮扶、家庭支持、个人努力协同作用的社会支持网络。

自媒体成为“宝妈”就业新赛道“面对宝妈,公司不免会考虑是否能平衡带娃时间、是否生二胎等问题。”曾在电商公司任管理岗的兮兮妈妈,全职带娃生涯从2021年6月起,持续10个月。再次回到职场时,她坦言“高不成低不就”,只能降低对岗位和薪资的要求。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2023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结果显示,61.1%的女性在求职中被问及婚育,与去年的61.2%基本持平,远远高于男性的21.5%。

升职加薪作为在职场中实现价值的重要体现,受访女性中,认为自己2023年“肯定会升职”和“可能性较大”的分别占比5.2%、13.8%,总计不到2成。当被问及晋升最大的障碍时,表示因“处在婚育阶段,被动失去晋升机会”的女性占比高达23.2%,大幅高于男性(10.7%)。

擅长文书工作的陈晓,脱产带娃3年后曾想应聘记者岗,但因记者外出采访时间不固定,她担心无法兼顾家庭。选择从事新媒体“小编”,很大原因是工作简单,时间上更具弹性,且允许居家办公。然而,有限的工时对应着微薄的薪资,陈晓的晋升遥遥无期。

“比起当全职妈妈,上班带来的获得感确实更大,即使这份工作一眼就能望到尽头。”陈晓说。

虽有些许无奈,像陈晓一样企图切换至“安稳”赛道的“宝妈”不在少数。记者在小红书APP搜索发现,“非师范全职妈妈自学幼儿园教资”“二胎全职妈妈教资成功上岸”等经验帖反响热烈。

一位“宝妈”向记者介绍,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师是传统意义上“朝九晚五”的工作,且享有寒暑假。有些“宝妈”甚至希望到其孩子所在的学校上班,教师岗或行政管理岗都很抢手。

“宝妈”追求“朝九晚五”的背后,根据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2021年12月联合发布的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在业女性日均照料家庭成员和做饭/清洁/日常采购等家务劳动时间为154分钟,约为男性的2倍。具体看,0-17岁孩子的日常生活照料、辅导作业和接送主要由母亲承担的比重分别为76.1%、67.5%和63.6%。

“重返职场意味着背负双重身份,尤其家庭方面负担较重,工作的选择范围相应缩窄。相较之下,自媒体提供了一条理想的新赛道。”曾在事业单位工作的谢婷,脱产带娃3年后尝试自主创业,运营育儿内容的自媒体账号。作为育儿自媒体的主要受众,“宝妈”从读者到运营者的身份转变往往相对容易。

据记者梳理,微博、小红书、抖音、B站等主流内容营销平台上带“母婴博主”标签的自媒体账号不在少数,内容涵盖育儿经验、好物评测、“萌娃”日常、儿童穿搭等,变现则主要依靠直播带货、社群运营、亲子关系付费课程等。

需要关注的是,自媒体和直播电商的兴起,在市场上衍生出大量新手培训课程和机构,“宝妈”们多为“摸石头过河”。谢婷向记者反映,自媒体培训机构鱼龙混杂,资质难辨,效果参差,“如有妇联等政府部门牵头开展正规的职业能力培训,效果应该会更好。”

生育问题仍是职场女性最核心关注点脱产带娃的日子里,兮兮妈妈直言“没有收入很慌”。她逐渐意识到,生活仅仅围着孩子转并不意味着高质量陪伴:“日复一日地朝夕相处,感觉是在耗损亲子银行的能量储备,而工作能让我暂时从家庭中抽离出来。”

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显示,95.4%的被访者认同“有一份有收入的工作对女人很重要”,而2021年我国18岁-64岁的女性中大约有30%没有就业。面对保姆费用居高不下、隔代教育力不从心等问题,部分女性不得不暂别职场,待子女入托、入学后寻求再就业机会。

然而,因照顾子女而形成的职场“空白期”,使“宝妈”们的职业知识、技能水平已跟不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