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天桥区:优化政务服务,助企除"痛点"通"堵点"
时间:2023-03-07 00:00:00来自:新华社(新媒体)字号:T  T

变“多头提交”为“一窗受理”,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运用信息技术,以数字赋能实现“智慧政务”;实现办事时间压减60%多、申请材料精简23%、跑腿次数减少50%……

去年以来,济南市天桥区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积极探索企业从开办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改革,通过对现有涉企审批方式、政务服务资源结构、供给方式进行全过程整合重组和流程再造,推动政务服务供给模式由传统“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转变,助企除“痛点”、通“堵点”,用优质高效政务服务擦亮了良好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赢得企业和群众“口碑”。

疏通“堵点”再造流程

“真没想到,公司成立涉及的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预包装食品经营备案、公章刻制、税务登记等多个业务,通过‘一件事一次办’全部办完了,各种证件也不用重复提交,实在太方便了。”山东翎悦物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于爱友感慨地说。

日前,于爱友来到天桥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公司开办手续,在大厅内的企业全生命周期专区综合受理窗口,天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的“首接帮办员”全程为其帮办代办;只需提交一套材料,“独立受理员”受理申请后,通过后台流转给文化出版物行业的“助理审批员”,原来需两三天才能办完的事项,不到两小时就同步办完了。

优化政务服务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政务服务大厅窗口设置分散“忙闲不均”,行政审批资源不集中,信息交互不及时,个别对行业有特殊许可要求的事项,企业办事仍需要多头跑腿、重复提交办事材料,未达到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化学融合”。

“优质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天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王度量说,他们聚焦企业关联性强、高频发生事项,从“企业开办”“企业准营”“企业变更”“企业注销”等各阶段,全链式梳理企业全生命周期106项政务服务事项,细化321个场景服务清单,形成“事项动态集成,场景动态生成”并联服务模式,实现流程再造。

天桥区创新构建“三员两综一核”集成服务新模式,将审批服务环节划分为“前、中、后”三阶段,并充实壮大帮办代办和“一窗受理”力量,设立“首接帮办员”“独立受理员”“助理审批员”,分别为企业提供整理报送全部事项申请,流转后台分类审批,直至企业申办事项全部办结,实现简易事项“一窗通办、受审合一”,一般事项“一窗受理、独立审批”,复杂事项“联合审批、一站办结”,构建起全链条的多元化联动服务机制。

“极简办”“集成办”便捷高效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助推“一次办好”的“利器”。对此,天桥区积极打造“跨部门横向连通、跨层级纵向联动、跨区域协同联办”的一体化审批服务格局,为企业和群众办事增便利。

天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赵峰说,他们以“最小颗粒度”拆分惠民利企政策文件,按照“全量录入”原则录入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