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记者吴迪6日北京专电》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交出任内最后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在疫情扰动下,去年GDP仅增长3%,远低于去年所定的5.5%目标。今年官方给出的GDP增长目标略显保守,在5%左右,逊于外界预期,亦是1994年中国开始设置经济增长目标以来最低的数字(2020年因疫情没有设立目标除外)。
李克强回顾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疫情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他称,「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按防疫形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果断应对、及时调控,动用近年储备的政策工具,部署稳住经济大盘」。
而经历疫情冲击后,报告指,将著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财政货币政策上,报告提到,稳健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具体看,中国全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较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政府投资方面,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增至3.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高过去年的3.65万亿元,惟低于去年实际新增专项债的4.15万亿元。
早前有分析指,专项债券规模仅温和上涨,事由部分地方政府或已触及某些债务监管指导线,制约其新债发行规模。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提到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包括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鼓励支持民营经济,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的风险*
如何重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信心也是经济复苏的关键,报告提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明确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在数字经济方面,报告提到今年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比较去年,对平台企业监管重点从「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调整至「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
针对内房困局,报告在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一处,特别点名龙头房企,称将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的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而在需求方面,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不过,在报告中新增加了「防止无序扩张」,显示出当局对地产行业的房住不炒的大方向仍无改变。
此外,内地就业形势不乐观,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被摆在更突出位置。今年城镇新增就业的目标达到1200万人左右,比去年的目标上调了100万;而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由去年的「5.5%之内」变化为「5.5%左右」。
*对港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宪制秩序,对台反「独」促统*
在港澳方面,相较去年的报告,当中新增「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未再强调「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报告指今年要继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在台湾方面重提坚定反「独」促统,新提出要「完善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政策,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并指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要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同心共创复兴伟业。不过就未再提及「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