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毛之地变成绿水青山
时间:2023-03-06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作为一名农民,为了生存,治理沙化土地,守住自己的家园,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习总书记如此重视,专程来到八步沙视察我们防沙治沙情况,是对治沙人巨大的鼓舞。”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郭万刚清晰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是2019年8月21日早上到八步沙视察的。

作为八步沙林场第二代治沙带头人,年过七旬的郭万刚已经在沙漠中坚守了四十年。

1981年春,以郭万刚父亲郭朝明为代表的“六老汉”立下“沙漠不退人不退,草木不活人不走”的治沙誓言,挺进八步沙,带头承包治理荒漠,展开了治理荒漠、守护家园的攻坚战。

在过去的四十年来,郭万刚、石银山等第二代治沙人和郭玺等第三代治沙人相继加入治沙造林群体,从防沙治沙、植树造林到培育沙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创出了一条“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发展”的生存发展之路。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八步沙林场考察调研,强调要继续发扬“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弘扬他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进取精神,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久久为功,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

接续治沙

“那时候,降雨量少,气候比较干旱,庄稼几乎没有收成,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春种秋不收,地里的粮食都被风沙吹打了。”

八步沙是腾格里沙漠南缘突出的一块沙漠,相传曾经这里只有八步宽的沙口子,所以被称为八步沙。

随着气候变化、人口增加,加之过度开荒放牧,八步沙面积逐渐扩大,每年向南推进约10米。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已经发展成7.5万亩的沙漠,成为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周围10多个村庄、2万多亩良田、3万多名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1981年,作为三北防护林前沿阵地,古浪县开始着手治理荒漠,向茫茫沙漠发起挑战。

当时政府出台的政策是,“政府补贴、个人承包,谁治理、谁拥有”。

在政策的号召下,古浪县土门镇6位中老年人——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以联户承包的方式,进军八步沙,组建了集体林场,并且立下“沙漠不退人不退,草木不活人不走”的治沙誓言。

当时,这6位中老年人,年纪最大的是郭万刚的父亲郭朝明,61岁,年龄最小的张润元已快50岁。村人亲切地称他们为“六老汉”。

“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刚开始时,“六老汉”没有任何经验,只能采用“人背驴驮”的方式,将苗木、水和麦草运往沙漠,然后用“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的土办法栽种树苗。

“那时候,降雨量少,气候比较干旱,庄稼几乎没有收成,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春种秋不收,地里的粮食都被风沙吹打了。”郭万刚回忆道,当时治沙的目的也很简单,只是为了保住土地。

烈日炎炎,间或有风沙来袭,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六老汉”扛着苗、拎着桶,一棵接着一棵,辛辛苦苦种了数万棵树苗。

1983年3月,郭万刚的父亲、“六老汉”中年龄最大的郭朝明因身体原因病退,31岁的郭万刚在父亲的劝说下,辞去土门镇供销社的工作,顶替父亲来到八步沙,接过八步沙植树造林接力棒。

和郭万刚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罗元奎的儿子罗兴全、程海的儿子程生学、贺发林的儿子贺中强、石满的儿子石银山以及张润元的女婿王志鹏。2016年,郭朝明的孙子、郭万刚的侄子郭玺也来到了八步沙……

2003年,“六老汉”承包的7.5万亩沙地终于在第二代治沙人的手里完成了治理。但是,他们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而是主动请缨,向腾格里沙漠风沙最为严重的黑岗沙、大槽沙、漠迷沙三大风沙口进发。

沙漠变绿洲

如今的八步沙林场已经从当初的“六老汉”联户承包,发展成一个有20名员工的集体林场,每年有300多人参与到承包绿化工程中。

“作为一名农民,为了生存,治理沙化土地,守住自己的家园,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习总书记如此重视,专程来到八步沙视察我们防沙治沙情况,是对治沙人巨大的鼓舞。”郭万刚清晰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是2019年8月21日到八步沙视察的。

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八步沙林场考察调研,强调要继续发扬“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弘扬他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进取精神,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久久为功,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

“你们几代人几十年的坚守很不容易。你们就是当代愚公、时代楷模,要向你们学习。”走进林场,看到昔日寸草不生的荒漠已是绿意点点,总书记无限感慨。

“新时代这十年,是八步沙林场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过去治沙造林全靠驴拉人扛,现在我们有了装载机、抱草机等设备,职工年收入已有六七万元。”郭万刚说,如今的八步沙林场已经从当初的“六老汉”联户承包,发展成一个有20名员工的集体林场,每年有300多人参与到承包绿化工程中。治沙也告别了“人背驴驮”,改为拖拉机作业、机械压沙,实现了现代化,并且全面尝试“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等新技术。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八步沙治沙人先后在八步沙、黑岗沙以及北部沙区完成治沙造林25.2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