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发声,释放重要信息!
时间:2023-03-01 00:00:00来自:中国证券报(微信公众号)字号:T  T

3月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去年财政部门处罚了17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数量超过前3年总和,今年将继续强化这项工作。除财政部直接对35家会计师事务所、10家资产评估机构进行检查外,还将组织全国各地财政部门开展一定覆盖面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严肃处理处罚,及时发布检查公告和典型案例,切实让财经纪律“长牙带电”,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还在发布会上释放了不少利好消息。包括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对于购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今年将合理安排专项债券规模,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更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等。

财政部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

2023年将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

朱忠明在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财政部切实履行财会监督主责,强化财经纪律约束,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规范财经秩序、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朱忠明说,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从构建财会监督体系、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搭建了财会监督的“四梁八柱”,对于推动新时代财会监督工作,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具有重要的意义。财政部将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立足财会监督主责,健全财会监督体系,硬化激励约束,对违反财经法规制度的行为零容忍,决不让财经纪律成为“稻草人”。

“2023年,财政部门将开展财会监督的专项行动,重点在以下三个领域来发力。”朱忠明表示,一是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把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作为财会监督工作的首要任务,严肃查处财经领域违反中央宏观决策和治理调控要求、影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违纪违规行为,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

二是强化财经纪律的刚性约束,聚焦贯彻落实税费支持政策、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加强基层“三保”等重点任务,加强制约监督,严肃财经纪律。

三是严厉打击财务会计违法违规行为,坚持强穿透、补漏洞、用重典、正风气,加强会计信息质量和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监督,严肃查处财务舞弊、会计造假等违法违规的问题,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财政部部长刘昆介绍,“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

加力点主要有三个。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在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财政部将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投资拉动力。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一方面,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着力助企纾困。另一方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促进消费。同时,加强与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土地出让收入下降

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影响可控

在土地出让收入方面,刘昆介绍,土地出让收入列入地方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主体。从全国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情况看,有部分收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使用,约占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15%,去年虽然出现了下降情况,但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影响可控。

“由于具体数据尚待决算才能确定,若按照2022年土地出让收入减收约2万亿元匡算,影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财力约3000亿元。土地出让收入是毛收入,收入减少的同时,也会相应减少拆迁补偿等成本性支出。收支之间是联动的,所以它的收入下降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刘昆表示。

对于购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

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释放消费的潜力关键是解决好不敢消费、不便消费、不愿消费等突出问题,财政部门将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围绕更好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积极完善政策措施,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激发消费潜力,进一步支持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升级。

一是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依靠劳动创造收入。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激发社会消费潜能。

二是支持增加适销对路商品供给,让老百姓乐于消费。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激活市场需求潜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现有的资金渠道对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予以支持。对于购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降低部分优质消费品进口关税,推动加快建立多主体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