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驻沪记者林雯婕28日上海专电》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单位近日发布的《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提出,到2035年,位于上海交通大学的西北角的「大零号湾」科学园区形成与黄浦江沿线外滩、陆家嘴、北外滩、前滩等区域错位发展新格局;高科技企业加速集聚,新兴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打造成为世界级「科创湾区」之一。
《方案》明确,至2023年底,「大零号湾」的高新技术企业达600家以上,估值亿元人币以上企业70家以上,高层次人才和高能级科技企业加速集聚,基本形成高质量产业集群和高品质创新生态,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至2025年,「大零号湾」基本建成,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家以上,区域产值规模达千亿元人民币级,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面向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
至2035年,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战略科技力量逐步夯实,产出一批具备全球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成果,形成万亿人币市值的高技术企业集群,全面建成创新能力突出、科技力量雄厚、原创成果丰富、成功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科技创新策源高地。
目前,「大零号湾」已建成投用高能级科创载体18个,入驻硬科技企业逾3000家,一大批创新中心和成果项目相继落地,开放式科创街区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