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四小虎中山2022年GDP被湛江超越,深中通道能让它翻盘吗?
时间:2023-02-13 00:00:00来自:界面字号:T  T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各种原因,中山发展面临下行压力。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山面对的困难比别人更大、任务比别人更艰巨。”在中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如是说。

最直观的困难首先体现在不断下滑的GDP排名和增速上。2022年中山GDP为3631.28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795.25亿元,未有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1746.83亿元,增长0.8%。

从增速来看,全年呈下滑趋势,四个季度分别是1.3%、1%、1.2%和0.5%。

2022年一季度,中山GDP(796.92亿元)被湛江(818.58亿元)反超,落后21.66亿元;截至2022年末,两地的差距已经拉大至81.28亿元。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中山与后一名汕头的差距也在拉近。2022年汕头GDP为3017.44亿元,同比增加1%,和中山差距不到614亿元。2021年两地差距为636.3亿元。

纵观过去40年,中山曾几次精准抓住产业变革机遇,如80年代抓住港台“三来一补”产业;90年代国企改革时打造闻名全国的“十大舰队”;2000年又发展出专业镇发展模式。

但显然这一模式已不再适用。“跟湛江、惠州相比,中山缺乏石化等大型项目;也不像佛山有美的、东莞有OPPO等龙头企业。自身产业转型又很慢,反而成了一个‘困难户’。”城市研究专家孙不熟指出。

转型危机

曾经的“广东第五城”中山,近十年来正经历着转型危机,经济表现也每况愈下。2012年中山GDP首次被惠州赶超;2016年经济增速出现断崖式下降;2019年工业出现负增长,GDP被珠海、江门赶超。

在珠三角地位不保之余,甚至被粤西城市反超。2022年,中山首次被湛江超越,排名下滑至全省第十,增速省内倒数第三。

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在GDP数据上,中山存在不少矛盾。根据每年的经济简况,2016年至2018年GDP分别为3202.78亿元、3450.31亿元和3632.7亿元。

但2019年的经济简况为3101.1亿元,返回2015年的水平,经济增速却显示为1.2%。

界面新闻联系中山市统计局时,工作人员表示,应该以统计年鉴为准,“我们在经济普查之后,数据重新核检过,总量有调减。”

而对比中山统计年鉴和经济简况,可以发现两个GDP数据差异逐渐扩大。2013年差距不到200亿,2016年达到372亿;2018年一度约达580亿,占GDP比重达19%。而总量相近的湛江同期差异仅为100亿左右。

问及数据相差较大的原因,该工作人员表示,是“编检的问题”。但混乱的数据,也侧面反映了中山承压运行的产业。

根据统计年鉴,近十年来中山GDP增速大幅下滑。2016年,增速从8.2%下滑至4.3%,几乎打了五折;2021年至2022年,增速从8.2%骤降至0.5%。

2022年,中山二产未有增长;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99.52亿元,同比下降1.4%。其中,制造业同比下降1.6%,在产的30个制造业行业中增长面仅为33.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1.6%。

“早期从农业转向工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时,中山走得比较早,也诞生了一些品牌。”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告诉界面新闻。

但是,古镇灯饰、小榄五金等产业优势没有保持下来。以古镇为例,当地曾是国内最大的灯饰专业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不过,当灯具产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中山仍停留在低水平的复制层面。与此同时,长三角的灯具设计和技术水平已远远超越珠三角。

这也导致中山呈现产业格局传统、缺乏竞争力的情况。“改革思想等都是导致经济发展较慢的因素。”胡刚认为。

郭文海此前也曾表示,中山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矛盾和问题制约,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必须用改革思维来突围破局。

在中山各镇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亦提出,目前中山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经济总量偏小、基础不够牢固;传统产业经营模式粗放,缺乏好项目、大项目;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抗风险能力不足等。

根据2021年中山市科技经费投入公报,2021年全市共投入R&D经费81.13亿元,增长9.7%;R&D经费投入强度为2.3%,下降0.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22%。

规上企业R&D经费为76.45亿元;其中火炬统筹区、南头镇、小榄镇相加就达42.89亿元,占比超过56%,也反映出各个镇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黑马湛江

和中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几年来“愈战愈勇”的湛江。

2022年湛江GDP为3712.56亿元,同比增长1.2%,排名全省第九。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高级工程师代秀龙告诉界面新闻,湛江的发展主要基于两方面,包括重大项目和发展产业。

重点项目对湛江的拉动显而易见。去年湛江的巴斯夫项目和廉江核电项目动工,湛江钢铁三号高炉投产,以及中科炼化实现投产目标,“每个项目都成立了专班,对接国家和省里。”

“此外,湛江提出三大三化战略,工业化和大园区建设放在第一位。”近两年来,湛江谋划了不少产业重大平台,例如大型产业集聚区、广东·海南(徐闻)特别合作区和出口加工产业区等。

“这两年国家和省里对湛江的定位拔高了,包括省域副中心城市、一核两极以及对接海南北部湾。从区域层面的定位上,会比中山高。”代秀龙提到。

相比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