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17日专讯》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表示,12月经济比预期好很多,消费尤其超预期。投资、出口的对冲还是很明显的,对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关键支撑。但是,青年就业问题依然突出,信心非常疲弱;消费全年负增长、民间投资全年近乎零增,出口四季度也回落很快,这都带来很大不确定性。无论从短期信心恢复,还是长期人口回落,对于民间投资、房地产未来表现还是保持谨慎乐观,复苏或许没有那么快。再加上基数因素,对于2023年一季度经济表现还是保持警惕、谨慎乐观。
保银资本管理公司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亦提到,中国人口出现1960年以来首次负增长,此后人口总量料趋于下降。这非常关键,对于潜在增速和内需有重要指示意义。中国无法再依靠人口红利作为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推动力,未来增长将更多依赖生产率的提高。
*统计局局长:人口负增长主因是新生人口减少*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末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0.6,是中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即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2022年人口减少85万人,主要还是由于新出生人口在减少,与生育意愿下降、婚育时间推迟等有关系,也与育龄妇女人口的减少也有关系,这些因素导致了新出生人口减少。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了人口负增长。此外,关于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会延续吗?康义表示,这个趋势应该是成立的,但并不用太急著担心这个问题。人口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与产业体系是否是相匹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