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江西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首场“厅长通道”正式启动,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来发就食品安全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谢来发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抓好食品安全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盘点近年来各地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这里面既有“产”的问题,也有“管”的因素,很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
谢来发详细介绍了江西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的做法。他指出,近期以来,江西在全省部署推进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工作,具体做法归纳起来就是三条。一是把全省食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的底数摸清楚。通过拉网式排查、登记,把相关的数据库建立完善起来,落实好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两个责任”。经统计,目前江西省共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53.1万户,按照经营规模、业态类型、员工人数等因素,划分为A、B、C、D四级。二是把分层分级、层级对应的包保制度建起来。将四级市场主体逐一包保给地方各级干部,其中市级领导干部包保A级主体,县级领导干部包保B级主体,乡级干部包保C级主体,村级干部包保D级主体,一一对应,确保每一户市场主体都有干部包保。三是把干部的包保任务、企业的主体责任清单化。首先是明确干部的包保任务,其中市级领导干部27项,县、乡级23项,村级18项,要求每个包保干部每季度至少到包保企业开展1次督导,包保干部去企业看什么、督什么一一列明、一目了然。其次是明确企业的主体责任,要求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或食品安全员,必须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工作机制,重点解决企业内部食品安全“谁来抓、怎么抓”的问题。
谢来发指出,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动员部署,这项工作已经在全省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目前,各设区市、县(市、区)主要领导都带头包保了企业,全省6.8万余名干部主动承担了包保任务。全省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总监设置率达100%,规定条件企业的食品安全员配备率达100%。这一系列措施的到位,很好地推动了“两个责任”的落实落细,一套“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工作机制就建立起来了。随着这套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江西省的食品安全一定会更有保障,吃在江西一定可以更加放心。